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入和田(1 / 2)

對於此番龜茲之行,夏青石內心卻是有些擔憂的,倒不是害怕出了哈密城,有六道門的人追殺,而是記憶之中的那道身影,當年欠下的那筆糊塗賬,雖說當時自己也是被動承受,但終歸不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此番又是主動前往天壇古教,必定會與那人見麵,到時候真的不知該如何麵對。

李氏老祖的二弟子名諱好生奇怪,單名一個悟字,據說乃是百餘年前,李氏老祖外出訪友歸來,與一處孤山突然感悟,當即遁入山林閉關修行,也就是此時發現了這個悟,於是乎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自己的二弟子。

悟修為一般,已然年過雙甲,但也隻有武士初期頂峰的修為,與其大師兄甚至三師弟四師弟五師弟想比都有差距,隻比那年過不惑才進階武士的六師弟強那麼一些,顯然屬於後知後覺之人,按照李氏老祖的說法,就是此人乃是有大機緣之人,屬於厚積薄發形,修武一途在於穩,不可貪功冒進,當然說歸說,至於各中人內心到底是如何想的,也就是隻有當事人自己內心清楚了,似悟這般年過古稀才突破武士,耄耋之後才更近一步,之後更是花費了整整三十年才將修為精進到武士三階頂峰,如此緩慢爬坡一般的修行速度,堪比龜速,也還真的不知道此人到底厚積薄發個什麼勁。

或許是因為突破時年歲蒼老,過了古稀的緣故,這悟的外貌蒼老,舍棄乞丐裝束,變回本來麵目也是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但秉性也好似也與他的年齡有關,不善言談,不似其他修武之人,雖然一大把年紀,但心性卻是異常年青,而這悟卻是當真的看透紅塵一般的蒼老,夏青石麵對他簡直就好似麵對那李幕一般,說不出的人事沉浮滄桑。

當然若是讓夏青石知道這悟所修的武法之後,恐怕一切片麵的想法自然而然會消散一空,取而代之的則是無比的尊崇,與李氏老祖其他五個弟子不同,這悟的出身似乎大有來頭,在發現其被拋擲荒野的地方,其身旁還被人遺落一本人級絕品武法人間道,李氏老祖獨自參悟十餘載卻一無所獲,但讓人奇異的則是,當悟年過十二之後,李氏老祖傳其武法,此人偏偏就一眼看重了這本人間道,且一上手就好似渾然天成一般,入門極快,但此武法有一個逆天之處,就是慢,異常的慢,悟與其大師兄開陽真人相差不過六七歲,可是在開陽真人三十歲突破武士時,同樣的年紀,悟才突破武徒,此間差距無異於雲泥之別。

而也不知這悟是如何自己揣摩的,為了修習這門妖孽的武法,此人居然在三十歲而立的年紀,辭別了師門,前往外界遊曆,據說還花費了整整五十年的時間,創建了一個和當初楊天在落霞鎮創建的楊家一般規模的小型家族,滾滾紅塵,循環往複,四代同堂,羨煞旁人,可惜最終還是因為某種不可抗的緣故,在一次悟外出訪友之時,整個家族慘遭屠殺滿門,凶手逃無影去無蹤,連續二十年的追蹤才知曉乃是敵對黑暗聯盟圈養的一處土匪盜賊順手而為,悟當時隻有武士二階的修為,但卻連斬對方十餘位武士同階高手,一戰驚人,為族人報仇血恨,至此據說紅塵心徹底斷絕,再次回歸教門,如此隱秘之事,除了師尊,從未與其他人提起,當然也是有此刻骨銘心的紅塵經曆,所以悟如此一副衰老做派,也著實不是做作,而是當真心境如此。

哈密城到和田城的直線距離是四千餘裏,二人一路飛馳,緊趕慢趕也耗費了整整十個日夜這才抵達目的地,望著這座給自己留下無限風光旖旎的舊地,夏青石感慨良多,久久矗立城門口,在那老者悟的提醒下,這才邁動沉重的腳步。

和田城還是繁華依舊,當初那場叛亂好似很快被人們遺忘一般,區區數年過去,一切依舊,破損處得到細致的修複,再也找不到絲毫征戰的痕跡,天壇古教坐落的聖山依舊威嚴無比,遠遠望去就讓人肅然起敬。

雖然時隔多年,夏青石已經記不起當初那個美好的夜晚,發生的準確地點,或者說就算找尋到哪裏,隻怕自己也無法準確認出了,但一進入城中那種讓人激動不已的感覺還是油然而生,就連呼吸也是變得極為不自然急促起來。

“嗯?好熟悉,這種感覺?莫不是那個該死的家夥回來了?不是告訴他,再也不要回來了嗎?”天壇古教深處,掌教閉關之地,一道靚麗倩影,不知為何,源於血脈之中的感應,就當夏青石入城的瞬間,那道倩影也是一陣心神不寧,當即就好似知曉了一切一般,腦海之中原本空明的頓悟,瞬間被莫名其妙的思緒傳入,一幕幕風光旖旎的畫麵充斥著自己的腦海,讓人無法屏氣凝神,專心修行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