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瓦城(2 / 2)

就在自己適應都市生活的空隙,夏青石也並未閑著,百日也曾多次外出觀察打探,本以為也如雲出一般一應隱修教門身份地位崇高,凡間庶民是不準隨意提起的,故而夏青石多次的問話也極為隱晦,但哪想到給自己鬧了不少的笑話。

據當地居民所言,整個木雅公國也就是隻有一個教門,不分什麼凡間和隱修的,就隻有六道門這一個,且也是先有的六道門之後才有的木雅公國,六道門與木雅公國的關係就好比魚與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木雅公國需要六道門的守護,六道門需要木雅公國年複一年的輸送新鮮血液充斥教門新生力量,木雅建國六百餘年,一直如此。

在木雅進入六道門一共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武緣,每年都有大量六道門弟子散布整個木雅和周邊國度部落,尋找父母雙亡的遺孤和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棄子,統一帶回教門盡心培養,還有一種就是每年的固定時候,散布在木雅十餘個諸如多瓦一般的大城市中的分布點,都會貼出告示,宣布招徒的時間名額,報名即可,而且這都是老套路了,隻要年不過雙十,木雅公民或者外國公民都可以報名,擇優錄取,當然木雅本地人優先,隻要不是武學資質太差,被錄取的概率很大,很大,就這麼簡單,不似雲出那等泱泱大國,人才濟濟,莫說隱修教門,就是普通凡間教門進入的門檻也是抬的很好,曆代也不知斷送了多少有誌武學長生的青年的路。

當然木雅自立國之處就不曾發生過任何戰事,所有百姓自皇室至小鎮居民似乎對於商業詩書的興趣更高,否則也不會出現六道門常年因為生源不足,屢屢外派弟子前往他國收集棄嬰和戰火遺孤的事情。

“不會這麼巧吧!”很快夏青石就想到了之前自己救助的那三個家夥還有那群孩子。

“夏某出手救了他們,或許憑借這層關係,應該好進入教門吧?唉,誰人知曉這六道門居然在木雅地位如此崇高,居然蓋過王室,真是錯失了良機了”掙紮一番後,夏青石還是放棄了主動尋上門去的想法,一來做好事不留名,內心的虛榮心作怪二來也是因為當日遮麵出手,誰還認得你是個鬼啊!

“悔不該當初啊!”如此一來,夏青石又隻得老老實實在多瓦城住了下來,靜待佳音,期待著六道門駐多瓦的分部曆年的收徒大典。

不得不說,木雅這個國家雖小,但人們的生活卻很富足,駐留時日雖然不長,但所見之景對於夏青石還是極為觸動,僅就多瓦而言,夏青石逛遍了全城也不見一出人販市場,而且在與多瓦人接觸當中,夏青石也逐漸知曉,在木雅是沒有奴隸一說的,雇主與仆人都是雇傭關係,絕對沒有絲毫從屬,在人權上都是對等的存在,這一點與雲出完全不一致,而這也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了木雅的繁榮往來,不似雲出那般總是以一些大家族的形式存在的畸形社會。

呆的時間一場,隨著越發融入,夏青石對於木雅了解的也就越多,木雅雖然立國時日尚短,以前也是從一個小部落起家,人口不過數十萬,但之後受的六道門扶持,逐漸壯大,也就發展到了如今這個繁華的地步,人口數百萬,城池大小數百座,受六道門庇護,立國六百餘年不曾與外界有過哪怕一絲的衝突,左邊背靠落霞山阻隔,右邊乃是幾個大的王朝皇朝,小小木雅與世無爭,自知爭也爭不過,還不如完全放棄爭奪,所有城鎮都對周邊國度放開貿易,不設任何保護關卡,一派安平盛世。

當然也是因為長時間的相互滲透,也就是有了木雅皇室不像皇室,六道門武修不像武修的奇異怪象。

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木雅的武將,和所有的皇室子弟皆是六道門的門徒,數百年來,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教不分了。

所以也是因為如此,在木雅根本就不存在政教之爭,不似雲出那般皇室多半在施政過程中還要多受當即隱修教門的掣肘和印象,而與此處木雅卻是沒有這個麻煩,二者完全沒有任何衝突,畢竟政教合一的國度與教門利益是一致的,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的融合越發緊湊,而不會有絲毫的矛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