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接風宴上(1 / 2)

中途遇到波折,劉銘一行人也是在廬陵郡的一處所轄縣—平川縣暫停下來,人馬困乏,實在需要中途休息。如今估計時日,需要在明日午時以前才能抵達廬陵郡。

平川縣,劉銘體內的傷勢在孫家人聘請的中醫下,開了一些方子。傷勢已經有些好轉,隻是需靜養一些時日。

劉銘閑來無事,漫步在庭院當中,看著夜晚的月色有些發呆,隨後索性在客棧的園亭內酌兩三杯淡酒,觀賞月色。如今經曆頗多,也頗有一番感慨,想著與韓廷尉的退婚之事,劉銘有些憂慮,隨即也不再多想,黯然一歎:事已至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公子因何事發愁?”正在劉銘思索之際,那孫家三小姐孫心藍卻是詢問道。

劉銘有些詫異,看著孫心藍急忙打招呼:“三小姐,深夜相遇於亭中,也算是緣分。”

那孫心藍淡淡的笑了笑:“公子,古人逢秋,自古悲寂,公子切勿讓秋冬景色感染,壞了心境。”

這孫心藍倒也體貼,劉銘微微一笑:“孫小姐說得對,請坐。”

這孫心藍在婢女琴兒的陪伴下,雖然時間有些晚,但是也不會毀壞女兒家清譽什麼的,孫心藍對著詩詞歌賦十分喜愛,從其中詢問劉銘一些寫詩的訣竅,二人相聊十分投機。

“既然如此,公子能否寫詩一首,體析入理呢?”孫心藍對著劉銘的詩詞有些癡迷,此時眼中含著希翼的看著劉銘。

“當然”劉銘點點頭,看著周圍月色,一揮毛筆,宣紙一躍,頗有飄逸風采。

很快,琴兒將硯台準備好,開始磨墨。劉銘潤了潤筆,看著亭中景色,於是寫道:

庭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沒有官印,無法借助官印本源之力察看這詩文的才氣,不過這首詩文,相信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是經典不傳之作。

孫心藍眼中看的異彩漣漣,口裏喃喃自語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公子好詩情,不知能都割愛,將這首詩文送給我呢?”

劉銘對美女要求也不好拒絕,於是大方的說道:“當然。”

孫心藍得到劉銘的新詩,眼中露出高興的神色。

暗暗觀察這一切的孫行有些搖頭:“這劉銘才情恐怕天下無雙,隻是到孫府,可能要經曆波瀾。”

第二天,劉銘已經從孫心藍的那輛馬車中獨立出來,那是小姐閨廂,當時情況緊急,如今自然又雇了一輛馬車。

清晨出發有些早,馬車在午時之前就已經到達孫府,劉銘也被安置在孫府的客房內居住。至於孫寧早在早在幾月前就已經向周仲陽請假回家。至於劉銘的事,孫府下人也提前一步趕回孫家,將事情稟告孫家人。

所以這劉銘過來,孫寧還是親自在正堂迎接。

“劉銘你一路勞頓,今日午時,為兄帶你一起去廬陵的酒樓吃一頓,為你接風洗塵。”

廬陵街道很寬,周圍街道上的街坊也是十分熱鬧,不過如今九州大陸的主要重心在北方,想廬陵已經極其偏南的城市,可以看出其繁華程度比豫章還是要低上不少,當然,作為廬陵郡的郡會城市,比吳門的繁華程度還是要高,不過高不了多少,當然,廬陵在楚國占有的揚州兩郡中還是排第二的。

“來,這位是我們豫章郡第一童生,天資童子,大家認識認識。”接風宴上,作為東道主的孫寧自然向大家介紹劉銘。

來的人應該不都是孫家人,有些可能也是孫寧在其他地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