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請辭的官文已經得到批複後,劉銘就帶著左童前往孫寧府上。路上,劉銘也抓住休息的時間,加緊學習,準備來年的舉人考試。
九州大陸的舉人考試由於楚國需求,舉人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按儒家經義、策問和詩賦進行考試。
左童在休息的時候看著劉銘還在努力讀書,感歎道:“少爺可真勤奮,難怪能連中童生,秀才,說不定還可以連中舉人呢!”
一連三中,百年難得一見,特別是劉銘已經奪得了兩個第一名,還是全甲,如果再中舉人名,並且是解元,那可真不敢想象。
劉銘平時也會和周仲陽進行一些書信來往,而現在劉銘看的東西,就是書店內一些考試的輔助資料。本來劉銘也認為古代可能沒有這個東西,想不到和周仲陽交流考試心得的時候,周仲陽竟然讓劉銘到當地的一些書店去尋找相關資料。
劉銘有些汗顏,看來這個世界才氣作用不同,連一些相關物件也變化了許多。現在劉銘手裏看的就是曆年來一些舉人考試所考的題目。
相對於秀才考試來說,舉人考試主要是增加了一門‘策問’,這也是舉人考試的難點,相對於以往的儒家經義中的墨義.貼經,詩詞歌賦,這策問無疑是文人學習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所以這點在鄉試中格外重視。
當然鄉試中還有不同一點,就是有參考資格的秀才要前往當地郡會參加鄉試,因為縣級官府沒有給與‘舉人’文位的資格。而這也間接證明了舉人的權威性,舉人在社會的地位更高。
劉銘雇了一輛馬車,左童坐在旁邊,馬車奔馳在顛簸的道路上,劉銘在學習一會兒後,有些困乏的用手挑起窗簾,看向窗外。
“車夫,到哪了?”劉銘問到。
馬車的師傅回答道:“現在已經到達豫章和廬陵的交界處,估計今晚可以到達廬陵。現在快要接近正日當中,應該是早上十點左右,劉銘從昨天開始,也是趕了一天的路程。當然主要是馬車行駛緩慢。雖然馬車已經夠緩慢了,但是古道顛簸,劉銘還是有些不習慣。
突然前方出現的馬匹嘶鳴的聲音,還有一些救喊聲也慢慢清晰起立,前方現在十分混亂。
“救命,救命。”前方那戶遇難的人家應該看到了這邊有輛馬車,想向這邊救援,而那聲音當然也將圍住他們的人,吸引到劉銘所坐的馬車上。
“公子,前方似乎遇到匪盜,”那車夫有些懷疑的道:“這裏地處交界處,平時兩地管理就很鬆散,在加上這裏到吳國也是一馬平川,要是強盜們搶劫貨物,僅僅半日就能逃到吳國去,所以這裏匪盜頗多。”
劉銘有些懷疑這車夫,因為這車夫看不出絲毫的慌亂,劉銘沒有多言。
倒是左童有些急躁:“那,快,快調頭啊!”
車夫出言道:“這裏的匪盜也形成了一個規矩,每次搶劫隻會收百分之二十的金錢,其他分毫不取,所以二位要是沒有什麼貴重物品,不必冒此風險,到時候您二位給我的傭金也可以少百分之二十。”
左童看著劉銘處變不驚的樣子,又趕緊的收斂下來。在左童的印象裏,現在幾十人匪盜比俞厥勝一等人肯定厲害的多,而且當日自己是被蒙在袋子裏,不清楚一個舉人的真正實力,也不清楚自家少爺有多麼厲害,不過看到劉銘這麼鎮定,也有些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