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走馬上任(1 / 2)

國學殿內,如今的《楚報》的審編已經換了二位大學士,不過李十方依舊在國學殿連任。

三位大學士看著《鳳凰台》,李十方對這《鳳凰台》有些愛不釋手,這篇文章不僅是一篇難得的應試佳作,更是一篇難得的愛國之文。

“我提議《鳳凰台》上今年應試範文,可有異議?”李十方有些激動。

一位年紀的大學士,此人一看應該是書香門第,長得眉清目秀,身穿儒袍,舉手投足之間更顯一份淡雅的從容,氣質脫俗。此人名為祝俊采。

祝俊采對李老喜愛《鳳凰台》沒有多言什麼,很顯然,《鳳凰台》上榜沒有爭議,但是祝俊采現在手裏拿著另一篇文章,看著是童生交流會上的那篇《點絳唇》。

這篇文章早在夏季的時候就已經在《楚報》上刊登過,不過如今的祝俊才對這《點絳唇》中的場景描繪有些欲罷不能,每日至少會讀上一邊。

連年輕的大學士都對《點絳唇》這麼癡迷,可以想象,如今楚都,益州內,又有多少少女對著這篇詞賦懷春?

楚國廷尉府,此時的韓楚嫣有些患得患失,手裏小心的捧著《點絳唇》的刊文,一臉惆悵的樣子,看著那詞賦旁邊的署名:劉銘,有些悵然若失。當日前往劉家退婚的事情又一一浮現在腦海。那時候自己是不是太衝動了呢?

“哎,”房間裏傳來的又是幽幽一聲長歎。

如今距離吳門縣退兵已經過去三日,韓佐這位廷尉府管家自然是急馬奔馳的趕回去,同時帶回去的還有對劉銘長時間的觀察記錄。

韓鍾鉉依舊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樣,正襟危坐,一絲不苟。聽完韓佐的彙報和看完那師爺的觀察記錄,韓鍾鉉對著韓佐沉聲道:“此次派你再往吳門,對了,把這封休書帶回去,有不滿情緒,安撫為主,此事切忌辦好。”

對於接連寫出佳作的劉銘早就被楚都內很多人熟悉,今日朝堂上,關於吳門戰報,連左相都對其讚不絕口,大有賞識之意。韓鍾鉉當然知道,現在劉銘所表現的潛力。而且劉征留下來的影響似乎並沒有消除,有些東西韓鍾鉉感受不到,比如這次突然冒出的‘兵宗’。韓鍾鉉有些SISUO的望著天邊。

豫章郡,虞姬玄看著朝廷指示,上麵論功行賞的名單中赫然有劉銘的名字。

旁邊已經醫治好的陸永看著批文,一臉記恨:“這劉銘倒是福大命大,在戰爭前線都帶不走他的命,真是硬。”

虞太守看著陸永如今這個模樣,有些不忍:“仕途雖斷,但天無絕人之路,你再過幾日,從軍去吧,到時候努力一番,說不定也能位列朝堂,為國效力。”

陸永有些不甘:“如此之仇,永兒不報,內心不甘!”

“也罷,”虞太守對著陸永過於溺愛:“既然俞厥勝借了你一支舉人文寶筆,那舅舅就借給劉銘一個衝縣縣尉的官職,做個了斷吧。”

衝縣位於豫章西部,臨近荊州,治理沒有吳門縣這種邊境城市的軍事化,屬於三等縣,同時也在俞厥勝的巡查範圍內。

吳姨如今是一臉喜意,劉銘可是要做官了,還是一縣縣尉,那可相當於如今一縣的縣公安局局長。這古人做官一般不會在本地做官,當然做官後,那親友人等可都是會彈冠相慶。

如今劉銘雖然是家裏的一根獨苗,沒有什麼外親。可是劉銘的左鄰右坊,走街竄巷的一些熟人,如今可都是來慶賀。周仲陽等人也來了,家裏顯得十分熱鬧。

在一陣道賀聲中,慶賀完後,劉銘也要走馬上任。吳門縣周仲陽和主薄孫寧一行人也給劉銘送行,周仲陽拍著劉銘的肩膀低語道:“官場水深,有不懂之處可隨時來問我。”

當然孫寧也談過秘境之事,到時候,約定之事會再次與劉銘詳談,並給了劉銘一份詳細的資料。劉銘收下,在一片道賀聲中,劉銘開始了前往衝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