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卻把青梅嗅(2 / 2)

人群中也跟著叫喊了起來:“倚門回首,青梅嗅!”

的確,如果達到四尺才氣,那這首次就會是一首‘鎮國’詞,‘鎮國’詞的意義,不僅會給揚州人長臉,哪怕是對楚國,也會增加國運,而且意義非凡!

“哎...”有人有些感歎。

才氣終究停留在三尺九寸,就停留了下來,雖然假以時日,當這首詞廣為流傳後,能達到‘鎮國’水準,不過不是一出驚世,就顯得有些不完美。

“好的事物終究有些缺憾。”這是一種對這首詞‘鎮國’未到的遺憾。

周圍的童生有些受到影響,仿佛抓到什麼靈感,有些則是充滿震撼,一筆不提,袁天原本有些激昂的情緒,現在被一盆冷水澆下,變成了落水雞。垂頭喪氣的低下頭去寫完自己的那首詞。

接下來的童生繼續寫詞。這裏文人頗多,在這段空閑時間,劉銘剛剛寫完的那首詞可就成為了討論對象。

此時人群中,一位男裝人物,身形有些單薄,卻生的一雙清澈如水的眼睛,皮膚白皙顯得吹彈可破,白裏透紅十分誘人,小巧鼻梁,櫻桃小嘴,若是換成女人打扮,恐怕說不出的傾國傾城。

此刻的這位男裝卻像女子人物,看著台上那已經懸掛起來的一首詞,嘴裏輕聲念著:

點絳唇·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念完後,這人似女子般雙靨緋紅,顯得嬌憨可愛,眼中水波流動,含情脈脈的看著台上劉銘一眼,一聲嗔怪,扭頭而去。

而其身旁,也是一位男子打扮的人,用手捂著嘴巴,一臉嬉笑的跟了上去,十足的女兒態。

監察員內現在可是炸開了鍋。

其中一位田舉人有些激動的道:“這詞秒啊,“蹴”本意為踩、踏,“賦罷秋千”,就是剛蕩完秋千。“慵”,懶、困倦意,“慵整”,懶得收拾。剛蕩完秋千,兩隻手又是土又是泥,而懶得去洗一洗,就這麼悠哉、怡然地在花園中遊逛。這種不拘小節的舉動,隻有天真爛漫、未被禮法束縛的少女才做得出。想不到這劉銘如此年紀,文筆對情感點綴如此不凡啊!”

袁老也是摸了摸胡須:“田監察分析不錯,老夫夜來湊湊熱鬧。這“露濃花瘦”,應該是打秋千時已玩到了忘乎所以,而庭院內朵朵嬌豔的花蕾上還凝聚著顆顆圓滾滾的水珠,可能是露水也可能是人為澆灌,此情此景,將主人公欣喜、興奮的心情描寫的惟妙惟肖,實在是高!”

接下來一位監察道:“這“花瘦”,即含苞未放之花,它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少女身份。這一句既寫景又喻人,雙關用得妥貼、自然、巧妙。“薄汗輕衣透”,主人公出汗,說明打秋千時的投入,以致汗出,而且不覺。這又純然是一個少女所為。這裏的描畫十分細致,且恰到好處。”

“的確,“輕衣透”表明主人公玩的時候全然不覺,歇下來,加之出了汗,才覺涼意襲人,故而有“輕衣透”之感。這文筆可是十分細膩。在下不如。”

那袁天的爺爺此時也知道,文會會首不給劉銘,恐怕難以讓眾人服氣,隨後也就釋然,進來和監察們一起討論。

“我覺得,還是這“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最妙。“倚門”,在於以門為掩護,似露不露。這才好回首一看;看,又不敢正眼看,還要裝作賞花聞香,而眼中餘光卻早落在那人身上。這“倚”、“回”、“嗅”三個動作,就像著重描寫一樣,不僅如畫般,折攝出主人公的動作、神情、姿態,而且準確地描繪出這人,既愛戀又羞澀、既欣喜又緊張、既興奮又恐懼的微妙心理活動。把一個情竇初開,又內斂含蓄的少女的複雜情感,細膩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可謂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

“這次文會會首,就是劉銘了?天資童子,文采非凡啊...”

討論過後,有些說完和沒說過的監察們都還有些意猶未盡,嘴裏輕念著仔細品味那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