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屋處流來的溪水在這裏彙聚成低窪,形成半畝左右的池塘,而井中蔓延而出的腐水,順著河道,氣勢洶洶的直奔而來。
隻見劉銘提筆疾行,紙上迅速出現一個個字跡清秀的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的確此處景色正是如此。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中的光彩和雲朵的影子都在鏡子一起移動。
這是即景寫詩,有感而發,水到渠成的事,四周的天地之力飛快的湧入字裏行間,可以很大的節省劉銘的腦力和才力,幾乎不消耗才氣,現在也正好彌補剛才劉銘才氣幾乎耗盡的缺陷。
這首詩比起劉銘剛剛回憶二月春柳景色而做的詩文,要節約才氣的多。
腐水繼續蔓延,岸邊青灰顏色,交界的替換不斷向著劉銘這邊逼近。五嶽道人咬了咬牙,全身慢慢泛起點點熒光,似乎準備舍命一搏。
一股死亡壞死的氣息迎麵而來,劉銘內心忍不住一陣作嘔,強壓著這種衝動,這種味道和縣衙裏停屍房有些相像,但是又有所區別,但是都難聞。
劉銘拿起筆,強忍不適,繼續寫下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劉銘的文宮內,那無字天書上,原本的一些記憶的古籍上,不斷湧出才氣,那波動彌補了劉銘的才氣幹涸,就好像源頭活水一般,活絡了起來。
的確,才氣源頭就是這古文書籍,這首優秀的哲理詩文,也算引發了共鳴。
而現在木屋的井底,原本靜止不動毫無生氣的腐水,突然冒起了泡泡。
開始氣泡是很小,頻率很低的,隨後氣泡立馬多了起來,並且速度變得十分快捷,眨眼之間,就有一股噴湧之勢。水麵也不斷泛起了漣漪。
“咚”!
活水終於打破了井裏原來腐水的覆蓋局勢,直接席卷而上,不斷將腐水稀釋,最後完全淡化,活水裏的生氣生生的將腐水裏的死氣吞噬。
原本流經木屋籬笆外的溪水,在這股活水的重新注入下,一股生氣也迅速的蔓延。大量的清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劉銘的方向奔去。
劉銘處,那附著貔貅凶惡之靈的腐水,眼見就要撲到劉銘的身上,劉銘不斷調動剛剛恢複的才氣,不斷寫出那首《詠柳》,如今那詩文再次做出,由於舊詩,引發不了天地共鳴。柳樹幾乎幾息時間就消逝了。
劉銘用才氣苦苦支撐。情勢危急!
突然,入眼處的噴湧的溪流,直接迎麵撲來,從腐水的後麵,將這有形的腐水打亂,腐水被活水生氣洗滌,最後變成清泉撒在劉銘身上。
那股大量的清泉注入前方的‘半畝方塘’中,也將方塘注滿,最後溪水盈集,東流而去。
劉銘虛了一口氣,這次可真是有驚無險啊。隨後又看著五嶽道人,這位和自己有過牽扯的老人,現在正一臉震驚的望著自己。
劉銘緩了緩氣:“道長,現在怎麼走,應該可以指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