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去做你一直在推遲的事情,如寫封信,實施你的寫作計劃。在采取實際行動之後,你會發現,拖延時間真的毫無必要,因為你很可能會喜歡自己一再拖延的這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你會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種顧慮。
問問自己:“倘若你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呢?”結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積極地去做這件事。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懼心理,你會懂得維持這種心理毫無道理。
給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如周一晚上10點至10點15分專門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會發現隻要在這15分鍾內專心致誌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許多拖延下來的事情。
要珍愛自己,不要為將要做的事情憂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時間而憂慮,要知道,珍愛自己的人是不會在精神上這樣折磨自己的。
認真審視你的現實,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種事情,並且從現在起逐步消除自己對真正生活的畏懼心理。拖延時間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為將來的事情而憂慮。如果你把將來的事情變成為現實,這種憂慮心理必然會消失。
節食、戒煙、戒酒——從現在開始!你現在就可以放下這本書,馬上做一個俯臥撐,以此開始自己的鍛煉計劃。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立即采取行動!妨礙你采取行動的完全是你自己,因為你以前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些錯誤選擇。你看,這多麼簡單——隻要去做就行了!
以後當你覺得無聊的時候,積極利用自己的大腦。比如,在單調無聊的會議上主動提出一些問題扭轉沉悶氣氛,或者利用大腦做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作首詩,要不就努力死記一大串數字,以增強自己的記憶力。下決心再不產生厭倦情緒。
當別人對你評頭論足時,問問他:“你以為我現在需要別人評論嗎?”而當你意識到自己議論別人時,問問你身邊的人,他是否願意聽你的評論;如果他願意聽,可以再問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會有助於你從一個評論家轉變為實幹家。
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設你今生今世還有6個月的時間,你還會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嗎?如果不會的話,你最好盡快調節自己的生活,現在就去做你最緊迫、最需要做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相對而言,你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在時間的長河中,30年和6個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因而在任何方麵拖延時間毫無道理。
鼓起勇氣去幹一兩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恐懼心理。不要再強使自己“幹好”,因為“幹”本身才是關鍵所在。
晚上睡覺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勞的感覺。不要以疲勞或疾病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會發現,當疲勞或疾病失去其意義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能成為你推遲工作的理由時,導致拖延的因素會“奇跡般地”消失。
不要再使用“希望”、“但願”、“或許”等詞,因為這些詞會促使你拖延時間。每當你發覺自己的話裏又出現這幾個詞時,就應該改變自己的話。例如,你應該:
將“我希望事情會得到解決”改為“我要努力解決這件事”
將“但願我心情會好一些”改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將“或許問題不大”改為“我要保證沒有問題”。
每天都記錄下你所發出的抱怨和議論。做這種記錄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麵,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評論行為,即你是怎樣評論的,評論了多少次,評論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另一方麵,做這種記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這也會促使你平時不要再亂作評論和抱怨。
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到其他人(例如搬遷、夫妻生活或調換工作),你應該與這些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要敢於擺出自己的各種顧慮,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於主觀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幫助下,你們可以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久,你就會完全驅散因拖延時間而產生的憂慮。
與家庭成員製訂一項協議,明確提出你想做而一直拖延的事情:一同打場球,出去吃頓飯,看場戲,度假旅遊……讓大家各執一份副本,並且規定違約時將受的懲罰。你會發現這種辦法很靈驗,而且你本人也可以從中受益,因為你往往也會從這些生活中得到樂趣。
你要是希望改變客觀現狀,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實際工作。不要總是因拖延時間而憂心忡忡,並為此而陷入惰性,應該努力消除這一令人討厭的誤區,爭取投身於現實生活!做實幹家,而不是希望家、幻想家或評論家。
其實機會並不是那麼難測,它的奧秘也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麼神秘深遠。機會經常在你身邊,在你伸手夠得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