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
“福州城首次建城已經有千年的時間,想必老先生比我還了解吧。”陳老爺示意老先生給大家講講。
老先生“哈哈哈哈”開懷大笑幾聲,醞釀了一會,娓娓道來:
“我們福州城首次建城是閩越國時期的冶城,城牆為夯土結構,城池是座狹小的土城,城裏主要居聚王族官吏和士兵。戰國晚期,閩越族首領無諸率部族成立閩越國。漢高祖五年,劉邦即帝位,立無諸為閩越王。無諸仿效中原,在福州建都城,取名冶城。因此,冶城曾經還是閩越國的都城,後來廢於漢武帝滅亡閩越國的戰爭,作為閩越國國都共有九十二年的時間。如今我們腳下的這座城牆,最初是從冶城擴城而來的晉子城。在西晉太康三年,當時的首任太守嚴高嫌棄冶城狹小,不足聚眾,於是將郡城南遷,創建了晉子城。自此,冶城內依然為官吏士卒居住,冶城外、子城內則為居民區,規模比原本的治城大了不少。後來,我們的前任觀察使鄭鎰修拓了晉子城,也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我們稱作為唐子城。”
老先生說完,轉而問道:
“陳大人帶我們登上城牆,不會隻是想聽老朽說說福州城的曆史這麼簡單吧。”
“老先生不愧為我們的州學教授呀!不錯,我有一個想法,想跟同僚們說一說,我想擴建我們的城牆,至於擴建多大,我的計劃是擴大一倍。當然目前隻是一個想法,具體規劃還得由各位同僚準備。”
金鳳後來又從二公子陳晦那裏聽說了這件事。
二公子陳晦作為陳老爺唯一的兒子,自然深得陳老爺的器重。每當陳老爺有閑暇的時間,就會把陳晦叫到書房去,給他講時事,傳授治世之道。陳老爺的用意是很顯然的,他是想要培養陳晦接自己的班。
然而,陳晦如今尚小,隻有十四歲。陳老爺知道觀察副使範暉對觀察使這個位子早已虎視眈眈了,所以心裏麵也是很急。然而,令陳老爺擔憂的是,陳晦卻始終對政務提不起興趣,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十四歲的年紀,說大不夠大,說小也不算小了。
相比起來,金鳳在這個家中或許是有些受到了冷落,幸運的是有二公子陳晦這個哥哥的疼愛,金鳳並不會感到孤獨。
那天,陳老爺把陳晦叫進書房,給他講了福州城牆的曆史,以及修築新城牆的計劃。而陳晦剛從陳老爺的書房裏出來,就直奔金鳳的房裏,激動地告訴了她要修新城牆的事。
陳晦當然不懂擴建城牆的政治意義,或許他隻是單純覺得,擴建城牆就是擴大地盤,擴大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所以,他才會激動地跑來跟金鳳分享這個消息。
而對於金鳳而言,擴建城牆這樣的事情跟她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自從上次在蓮花山從馬車上摔落下來之後,她就沒有再走出家門,甚至於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府第的內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