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會思考,讓靈魂蒙塵(1 / 2)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經常教導身邊的人要學會思考。有一天深夜,他走進實驗室,看見他的一個學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忙碌著。

盧瑟福問道:“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睡?”

“我在工作,先生。”學生答道。

“那你白天一整天都在做什麼呢?”

“我一直都在工作。”

盧瑟福繼續問:“這樣一來,你用什麼時間來思考呢?”

每天,你都在向目標挺進。記住,請留下思考的時間。

不思考,就去行動,那是莽夫的所為,要麼出錯,要麼沒有效果,是不會成功的。世界上勤奮的人千千萬萬,難以計數,但是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呢?那就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思考。埋頭苦幹不一定就能得到成功。成功路上離不了汗水,但光有汗水還遠遠不夠。我們看到過許多特別勤勞的人,因為從來不去思考,忙忙碌碌終其一生而無所得。會思考也是成功的條件之一,不會思考的人沒有成功的機會。人生路上的任何一件事如果不會用心靈去思考,那麼也不會做得漂亮、出色。

我有一個朋友,一年前他想開一家西餐廳,可是到如今也沒有一點眉目。倒不是他不行動,他可是每天一睜開眼就忙上了,風風火火,不亦樂乎。問題的關鍵是他從來不會思考。他從不去動腦子,不去想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又是可以先放一放的;也不考慮做事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什麼意外情況——他隻是一味的忙碌,結果事情就被他弄成了一團亂麻,而他自己也變成了蜘蛛網裏的一隻小蒼蠅,他動得越多,那些雜事就把他纏得越緊。我猜他終有一日也會像蜘蛛網裏的小蒼蠅,被那些亂七八糟的事給“吃”掉。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每天提前半個小時上班,延後半個小時下班,到了月終總結:業務怎麼還是不如別人呀!當然,我們不能說他懶,他比別人工作的時間更多、也更勤奮。這裏麵的奧秘就是因為他沒有給最重要的事情留下時間:思考。不會思考的人,做事情永遠事倍功半,沒有效率,在出現的問題麵前永遠是被動的,隻能做工作的“奴隸”;會思考的人做事情才會事半功倍,所有的工作在他的手中都變得乖巧聽話,他是工作的“主人”。

愛因斯坦曾說過:“整個科學不過是日常思維的一種提煉。”同樣的,成功也是日常思維的提煉。日常生活中的靈光一閃,也許就會給你打開成功的大門。當然,你必須是生活中會思考的人,如果隻是汲汲於生活的本身而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不可能發現生活顯現給你的預示。並不是隻有發明了汽車、飛機、原子彈那樣的成功才叫成功,很多時候成功其實隻是日常生活之河的一個小水滴,隻是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