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炎帝治世(1 / 2)

炎帝大婚整整舉辦了三天三夜,眾人才得以回去。無論是玄道子儲存的酒水還是瑤池金母送給的蟠桃都被這些人們“打掃”的幹幹淨淨。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玄道子在這也沒有什麼事,就帶領著人族強者們回到了東海之濱的金鱉島。自己呆在這裏也是無事,呆在還是給人家添亂,還不如回到自己的洞府呢,怎麼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不是”。

而伏羲和女媧兩位人皇則更是在這呆不住了,自己都退位了,還是躲得遠遠的,於是伏羲和女媧就在道祖的指引下,晉升於火雲洞中,以此一來彰顯二位皇者為人民所做的貢獻,再者就是讓二位皇者居住。

洪荒世界終於迎來了一個新的紀元,那就是人皇炎帝。

剛一接觸政事的時候炎帝就“一個腦袋兩個大”,怎麼才能管理和提高人民的生活狀態,這成為了炎帝即位一來最大的困難。

一開始的時候炎帝就在想,為什麼人們會生病呢?

隨即炎帝就發現了隻要這糧食放久了之後,那麼就會腐爛,吃了就會讓人生病。

怎樣才能不讓它腐爛發黴呢?隨即炎帝就把這些新鮮的糧食首先就是放在太陽下麵,這樣雖然延緩了糧食的腐爛的程度,但是卻不能改變根本的問題,要是到了冬季怎麼辦呢?

炎帝就把這些新鮮多餘的食物先流通出去,冬天的事情再說唄,先解決現在的問題,這時候就有人向炎帝進諫道:“陛下何不把這些糧食賞給那些有功之臣呢?”

炎帝一想怎麼自己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隨即炎帝就把這些糧食第一個就賞賜給了那個進諫的大臣,有賞賜給了一些對人族有功勞的人們。

但是這樣做也不能對現在的情況有太大的改變,遍地都是散落的糧食,這讓炎帝很是心疼,這糧食是人們一年的收獲,怎麼能這樣糟蹋呢?

隨即炎帝出訪的時候就看見了一些貧困的人們,沒有糧食吃。一天隻能吃一頓飯,和自己人族聖山的情景簡直就是一個生活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炎帝立即就命人從聖山就把那些在多餘的糧食賜予那些貧寒的人們,而那些貧寒的人們十分感激炎帝的恩賜,就把自己族內的特色產品上供給了炎帝。一開始的時候炎帝隻是說做這些事情這是應該的,但是那族長卻說:“這是給聖山上的人們送的。”

族長如此一說,炎帝就更加不能拒絕了,就收下了族長的禮物,並且把糧食的種植方法教給了這個族,但是沒有多久這種子就死了,不是缺水的原因,而是土地本身的原因。連炎帝都感歎,這世上還有不能種植五穀的地方啊。

於是炎帝就頒布了法令:每當人們有多餘的糧食的時候,都會把這些糧食送給那些貧困的人們,而那些貧困的人們則是那自己族內的東西回贈,如此一來二回,交易就成了人族當中的一個奇異的景象。

市場,作為一個種族能良好發展的事物就在人族本身的那種朦朧的感覺下誕生了,漸漸的人族不管是人文還是生活質量上麵都比伏羲治世的時候更好。

但是有的人不會儲藏糧食,大批大批的糧食在潮濕的環境下被浪費。這件事情還竟然炎帝知道了,可見其的事態有多大。

這讓炎帝更費腦筋了,自己就在獨自喝酒,炎帝自己也是鬱悶不已,為啥這人皇怎麼操這麼多心啊,一邊喝酒一邊還念叨:“這儲存了二十年的酒就是不一樣啊,不知道這糧食怎麼儲存啊。”

炎帝這時候突然呆立了遠處,這罐子能儲存酒,那麼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儲存糧食呢?說幹就幹,炎帝就把罐子內的酒放出,把糧食裝滿了罐子。等了幾天之後,就發現這罐子內的糧食,比曬在太陽底下的糧食更加好吃,新鮮而且還不發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