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東西大戰,通天得利(1 / 2)

一聲聲大願經從西方傳來,而東方則是傳來一股股讓人安逸的情緒。

那東西方的邊緣處就可倒黴了。尤其是這鎮元大仙,可是鬱悶透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教導了四十九個得意門生,就被這東西方的念經聲搞得頭昏腦脹。

道是什麼?

道是行善積德,積功德來煉化吸收和提升自身的修養境界,首先是走凡塵練自己的那顆凡心,而且還得清心寡欲才能成道。這是西方教的宗旨,他們講究的就是度化別人來看自己的不足之處。

道是解凡間之事,說養生之道。自己都不能了解怎麼能度化別人呢?隻有先安穩住自己的心情情緒才能向道德更高級別前進,這才是道。清心寡欲是不假,那是因為自己不能被三戒所籠罩,要走出去才能更好的體諒天心。這是太上老君一方所注重的條件。

道是什麼?道不是什麼為了自己的功德而積德行善,要是那般當你的境界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你就會被心魔所這折磨,因為你一直為了自己所奮鬥,完全不是出自於自己的本心。你要是幫助他就幫到底“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正道。這是鎮元子所闡述自己的道的經驗。

三種學說在洪荒東西方的邊境之上輪番上演,別忘了這裏還是鎮元子的地盤呢?你東西方學術大戰幹嘛殃及池魚啊!既然這樣那麼就在加上一把火吧。

隨即鎮元子就馬上盤坐下來,用本身對道的理解從自己的口中傳播了出去。

剛剛還處於兩種學派之中的幾十個弟子馬上就清醒了過來,要是被這兩種學說所困惑,那麼就會靈識不穩從而造成走火入魔的現象。

而要是馬上認可一種學說的話,心中就會生出向往之情,自己不久成為了叛徒了嗎?

這種現象在東西方的邊境之上正在上演,已經見怪不怪了。

其實西方能堅持到現在的原因就是一個西方乃是庚金之氣多,而接引準提常常接觸到這庚金之氣,也就把那庚金之氣吸收了一點拿來對抗東方。

現在情況可不是比較什麼戰計和法寶的時候,這是對於道德理解和法力的對抗。你法寶再厲害能殺死多少人啊?結多少因果啊?但是這學說不同,它是不沾因果的,而且還“殺”人無形。

這就讓人感覺到恐懼了,隻要你相信了他們的學說,那麼就會被他們所洗腦,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而就在此時,那處於東西中央的萬壽山五莊觀就顯得特別耀眼。因為人家也有學說,別看人家人少,但是那陣勢卻在洪荒世界中確實閃亮的。

紮一開始這鎮元子的學說隻是在東西方的相連的地域,這鎮元子一邊要維持自身對於道德理解的法力輸出,還要防禦東西方對於萬壽山所形成的學派的衝擊。

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這鎮元子的學說:“道由本心”漸漸的從萬壽山傳到四麵八方,使洪荒生靈們收益。

這使得原先東西方相爭的局麵出現了三國鼎立,不禁如此自己的內部就出現了動亂。西方還是好些,畢竟生活的生靈少啊。

但是這東方可是不成了,沒有受過大劫的影響所以在東方還是有許多的生靈生存的。

真是“內憂外患啊”。

隨即東西方的學術討論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草草結束了。

這是誰竟然支持鎮元子啊?和洪荒聖人作對?

要說到這學說可是關係到自身教門以後的發展和本身的氣運的,東西方這樣爭鬥其實就是為了那麼一點點的氣運,但是可別小看氣運的作用哦,看後世中元始天尊的弟子不是有一個福仙嗎?這就是氣運強的表現。

仔細查看之下這才知曉原來是有冥界和人族的支持。難道說三清也不是鐵板一塊嗎?眾所周知這冥界和人族可都是通天的勢力,要是有冥界和人族的支持那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加精彩了。

而就在此時突然間在萬壽山的上空祥雲飄飄,彩霞萬丈,有降下了功德之氣。又在五莊觀的門口處賜一對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要說這通天為什麼要支持鎮元子呢?先不說通天與其交好之情,就說人家所摸索出來的道:道由本心。這就好像是後世中某位大先生說的那樣:“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

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這“希望”也就是你的向道之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通天已經是控製不住自己眉間的鴻蒙紫氣的跳動了。原先的時候,通天希望這鴻蒙紫氣能跳動一下,證明自己的成聖之機已經不遠了;但是隨著境界和道行的增長,通天就對於這鴻蒙紫氣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