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約大計(1 / 3)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連年混戰。農民起義,天下大亂。紛爭各方皆需武功高強之人才,局麵失控的天下,漸漸地解禁了“民間不允許習武”的朝廷傳統禁令。於是,天下練武之人,聞風以後,都陸續浮出水麵,開始正大光明地透氣了。江湖中的武林門派,也在此時漸漸地形成了氣候。一時間,天下武林人才輩出,各路豪傑風起雲湧。

在宋州,有一個地痞無賴出身的男子,名喚朱溫。他先是拜在老家碭山縣的上修派“清和道長”膝下,習武多年。他天資不凡,是一棵練武的好苗子,很快便習得一身過硬的本事。但朱溫其人,品陋德鄙。他妄想權勢,經常欺壓比自己年紀小的師弟師妹們,讓他們向自己跪拜“稱臣”,又逾級偷練上修派的上乘武功,還將武功秘籍轉賣牟利。不但如此,他還色迷心竅,經常偷窺師娘洗澡。(在後來南宋、金朝的“全真教派”興起之前,道士不但不必出家、守戒,而且還可以結婚生子,所以此時,道士、道姑同門,甚至聯姻,皆屬常事)

可謂“權力、金錢、美色”男人必沾之一的“三大喜好”,皆被朱溫以邪惡之心占全。後來,朱溫的種種劣跡東窗事發,師父清和道長一怒之下,將他逐出了碭山上修派。

朱溫離開上修派之後,遇上黃巢帶領的鹽幫起義反唐。朱溫見機會來臨,於是先投靠了黃巢軍。沒過多久,見黃巢大勢已去,他又背叛黃巢軍,歸降了大唐朝廷。反手助朝廷,滅了黃巢軍和秦宗權建立的偽齊國。他還助唐昭宗李曄複位等等,建立了朝野上下無人能及的多重功績,被封為“梁王”。他安插心腹在朝中,即便自己在外東征西討,也能遙控朝局,儼然是權傾朝野、炙手可熱。因其領“宣武軍節度使”掌握軍權,又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比宰相,文臣武將的最高位置,都被他牢牢地把持了,故而被溜須拍馬者稱之為“使相”。

唐昭宗皇帝為朱溫賜名“朱全忠”。朱全忠並沒有像他的名字一樣,全心全意忠於大唐,而是手握軍政大權以後,挾天子以令天下,專橫跋扈、排除異己、殘害忠良、濫殺無辜。他之所以暫時還沒有篡唐稱帝,是因在北方晉地,還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李克用。

李克用也先後鎮壓過龐勳、黃巢起義軍,被封為“晉王”,實力不可小覷。朱溫為了滅掉李克用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曾擺鴻門宴,宴請李克用。席後放火,欲將其燒死。巧遇一場暴雨,將大火撲滅,李克用僥幸逃脫。從此朱溫與李克用二人便結下了世代解不開的死仇。在殘唐,這場天下之爭裏,李克用與朱溫勢均力敵、不分伯仲。而朱溫陰狠、狡猾,與曹操略同,然殘暴過之。普天之下,無論是站在廟堂之高,還是身處江湖之遠的人們,皆對他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此時,民間習武剛解禁不久,各路豪傑像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許多武林俠客都以:郭解、豫讓、荊軻這樣有智慧、有義氣、有擔當的先秦俠士為榜樣,皆以天下興衰為己任,人人都渴望行俠仗義、名揚天下。

武林中有一位名叫“須墨”的男子,他專門喜好結交武功高強之人,他撰寫了一本名為《止戈名譜》的天下武功和兵器排名錄,武林中人皆以能登上他的《止戈名譜》而驕傲。

有一位名滿江湖的俠客,名喚遊百麟。此人年紀三十七八、身高六尺有餘,麵黑青須、浩然正氣。他本在洛州的清風山學武長大,使一套清風劍法,舞得行雲流水。遊百麟行俠仗義、豪氣雲天,頗受武林各路人士之推崇,並且以精妙絕倫、無人能敵的清風劍法,登上須墨的《止戈名譜》排在武功錄上,第一名。多年來,無論是想起兵造反的賊匪、還是欲匡扶社稷的國士,都曾找過他,希望得到他的相助,但皆被他言辭婉拒。雖然他也希望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但他討厭官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情,天生喜好自由自在、浪蕩不羈的逍遙日子。再說,他習武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功名富貴。他曾立誌:世上貪官汙吏不殺光,永不娶親成家。所以他年近三十之時依然未娶。如此豪情,頗有當年大漢冠軍侯——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的氣魄。

雖然如此,但畢竟英雄俠氣的遊百麟,是一位響當當的江湖好漢。世上哪有英雄不招美人喜愛的道理?九年前,遊百麟曾在蜀中行俠仗義時,救過一位十五六歲的漂亮女子。女子愛慕英雄,偏要以身相許,遊百麟以“漂泊浪蕩,無處安身”的借口婉拒了她。那女子先是佯裝遺憾,後又擺下宴席,與遊百麟飲酒道別。

蜀中四麵環山,而中間皆是溫潤潮濕的連綿丘陵,乃釀造美酒的絕佳之地,那蜀中女子的酒量,自然是不必多說。好幾大碗飄著星星穀麩的綠釀米酒下肚之後,遊百麟很快便覺:麵紅耳赤、頭沉身輕,醉眼朦朧、看朱成碧。那女子便趁遊百麟半醉半醒之際,與他成就了魚水之歡。九個月後,那女子誕下了一個女嬰,她自己卻因不慎大出血死去。為了紀念與那女子在寒冷如冰的梓水畔相識,故為女兒取名“遊梓寒”遊百麟有了牽絆,從此獨自在蜀中撫養女兒,很少再在江湖上露麵了。

很快,遊百麟在蜀中客居了八年。雖然偶爾也做一些行俠仗義之事,但總覺義行太小,不解渴。因為骨子裏正義果敢的他,知曉此時中原的朱溫,挾天子以令天下,攪得大唐天下烏煙瘴氣,綱常混亂。他自然是希望能仗義執劍,為民除害。

而在遊百麟客居蜀中,這八年時間裏。海東盛國——渤海國,有一位名喚“黃月天”的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他在太白山(今長白山)中創立了一個叫做“大德教”的武林門派。以道家的《道德經》為基礎學說,又從《莊子》、《老子》等幾部道家著作中,斷章取義地提煉了一段所謂的:“宇宙之道,大德第一”的教條。黃月天以此教條帶領教眾,抗擊渤海國西北之外,正在迅速崛起壯大的契丹人。(“宇宙”一詞最早出自《莊子》一書,《莊子》對宇宙的定義是:“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西遊記》第五回“大鬧天宮”裏也提及過宇宙:殺得那空中無鳥過,山內虎狼奔。揚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飛塵宇宙昏。)

不但如此,當時江湖盛傳黃月天品德高尚,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讓教眾服服帖帖,甘心死忠。黃月天還以一招威力無比,神秘莫測的“大德氣血功”,而迅速聞名於武林。一時間,與客居蜀中的遊百麟,齊名為:“西南遊百麟”和“東北黃月天”,傳為武林佳話。

但與遊百麟坦坦蕩蕩的君子風度不同,黃月天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卑鄙小人。他沽名釣譽、貪慕虛榮,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強烈的目的。許久以來,他一心都想除掉遊百麟,從而讓自己登上《止戈名譜》武功錄上,天下第一的寶座。

大唐天複三年(公元903年)臘月。黃月天冒著天寒地凍,南下中原宋州,在碭山找到上修派弟子李仇。

李仇是清和道長的關門弟子,在上修派眾弟子中,排名最後一位,也是遊百麟的昔年好友。而李仇的大師兄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全忠。朱全忠本名朱溫,早年間在碭山就是出了名的地痞無賴,他被師父“清和道長”逐出師門許多年後,李仇才入門,所以李仇與朱溫二人並未見過麵,但清和道長臨終時,交代李仇一定要除掉朱溫,為上修派清理門戶,為大唐天下除害。

這天,黃月天風塵仆仆地趕到碭山上修觀,見到李仇後,他拍了拍帽子和衣袖上的雪,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說道:“李大俠,別來無恙啊?”

“哈哈,哈哈,黃教主你終於來了,接到你的書信,在下都不敢相信,在下已經在此恭候黃教主多時了。”李仇一臉高興地說道。

“不敢,不敢,黃某此次南下宋州,是為了找李大俠商議大計,不知李大俠可否一道同行?”黃月天左右觀望後,小心翼翼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