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風說道:“我們有九成的把握,這個音樂是失傳已久的朱襄氏之樂!”
    我是一頭的霧水,看乙穀和胖子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我們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從字麵上分析,這個音樂的時間應該很久了,隻有在古代,才經常使用氏族一類的詞語。
    明月說道:“你們肯定知道這個人,隻是不知道他這個名字。他的另一個名字隻要一提起來,你們就知道是誰!”
    “是誰?”我很想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到底是誰?
    青風說道:“朱襄氏為炎帝別號,又號稱飛龍氏,朱襄氏為上古時期重要的部族首領,被文獻命之為上古‘古帝’、三皇之一!”
    一聽到炎帝的名字,我就被傻眼了,傳說中的中華人文始祖之一。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說的就是炎帝!這種音樂竟然是他創作的?
    明月繼續說道:“傳說中朱襄氏之樂則是在幹旱為災的時候用來招致陰氣的一種音樂。傳說朱襄氏初在朱地施政時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天幹地裂,草木枯黃,五穀不收。自然災害危及人類生存,使人無法生息,甚至麵臨滅頂之災。朱襄氏憂心如焚,決定為民除害,降服惡魔,拯救萬民。於是令大臣以柘絲、良桐為原料,製作一把五弦瑟。當黃風攪天,拔禾折樹之時,朱襄氏蹬高端坐,撥動瑟弦,瑟聲激越聲振高空,怪風漸息,頃刻間天空彤雲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倉廩俱滿。群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乙穀好奇的問道:“按照你這麼說,這應該是一曲祭祀的音樂,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清風解釋道:“你沒有抓到關鍵朱襄氏之樂是一種可以招來陰氣的音樂。據說可以調陰陽,毫不誇張的說是仙樂的一種。傳說有人在飛升的時候,聽到的仙樂就是朱襄氏之樂。”
    “這麼厲害?”我好奇的問道:“這麼厲害的樂曲怎麼會失傳?”
    “這我們就不知道了。”明月說道:“我說的是在我們巫族祭祀中間流傳的內容。也有大賢者推斷,仙樂之所以失傳,就是因為聖人不在,聖人之音也就消失了。”
    胖子則是驚呼道:“我靠,照你們這麼一說,這青銅大殿之中,葬的不會是炎帝吧!”
    這一句話把我們給驚到了,半天我都不敢往下想了。如果九丘中葬的是炎帝,那三墳五典八索之中葬的是誰?
    炎帝的大名對於巫族也是一種震攝,兩人對視一眼,明月小聲說道:“應該不是吧,傳說炎帝最後是乘龍飛升了。”
    音樂聲越來越近了,已經到了我們身前了,我用手電筒照過去,什麼都沒有。陰九和龍人不醒,我們少了兩大戰力。
    乙穀問道:“陰九他們是怎麼回事?”
    青風說道:“傳說中朱襄氏之樂中蘊藏著天道之力,修為越是高深,越是厲害的人,越容易被迷惑,很難自己走出來。除非我們破了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