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叛臣之女(2)(1 / 1)

馬雀榕已心生懷疑,不信任的目光巡視著薑檀心的臉。

“你今天去哪兒了?”

一改怨婦的模樣,馬雀榕廣袖攏起,轉眼便是儀態萬千。她架子十足的落座於繡墩之上,斜著雙含水明目,存著深意睇著薑檀心。

薑檀心不想開口回答,她覺得說了隻是侮辱了自己。

大殷朝開國才十年,是北土鮮卑族入鼎中原後更迭了朝代,將大周的漢人扁在鮮卑人和蒙古人之下,成了三等國民,而原先的大周貴族和忠臣之後,都充作四等賤民,並且代代不得脫離賤籍,為奴為娼販來賣去。

薑檀心的父親原是大周的戶部尚書,當年鮮卑人打入關內,勢如破竹攻城陷地之時,奉大周皇帝命攜帶五百萬兩和談黃金出使穆水關,這已是當時傾國之財了!可偏偏就是這麼大筆銀子,卻在和談途中丟失了,薑徹因此被人誣陷私吞黃金投靠外敵,獲罪被判滿門抄斬。

可能是預先知道此行凶險,父親臨走之前,已將隻有七歲的薑檀心和剛出生的薑禪意送出了京都,由乳娘護送,一路逃往南方百越族。

和談金的誘惑太大,在亂世更迭之際,人人都想沾這一筆錢,所以沒等走到百越,她們就遭人截殺,乳娘死了,妹妹也失散了,而她自己躲在深山中,吃草根啃樹皮,在馬嵩救起她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

馬嵩是降臣,官拜內閣首輔的降臣,鮮卑人雖然民風剽悍,婦孺皆兵,但論治國謀政,還是有心無力,望洋欣歎的。

所以他們找上了當時的內閣學士馬嵩,許之高官厚祿,世襲爵位,甚至連秦晉之婚也用上了,馬雀榕的太子妃也是那時定的錘。

一麵是救命恩人,一麵卻是叛國降臣,年僅七歲的薑檀心困惑了,她不知該感恩涕流接受施舍還是該橫目怒罵,大罵叛賊。

直至馬嵩對她說了一句話:王權興盛,生黎何辜?那時的她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她隻知道父親也常說,她遵從了心底的信任,由馬嵩安排進了內務掖庭,三年後以官婢的身份進了丞相府。

直至今日,她已經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也明白這句話後麵還有兩句“忠臣死於節,循吏猝於田”。

馬嵩自負有治國之才,願為黎民請命,做一個盛世宰相,無論皇權誰手,這個天下當家做主的永遠是百姓,曆史長河承認的也永遠是肩負蒼生的人。

薑檀心恨鮮卑人,但她更恨冤殺薑家滿門的大周皇帝。為了報恩,她甘為官婢,苟活似蟻;為了洗冤,她蟄伏官場,搜存線索;對於馬嵩,她敬之重之;對於馬雀榕,她寬之忍之。

方才的那一番話,如果不是真心拿她當了朋友,願意為她撥開人生路的坎坷深壑,以薑檀心的性格,她如何會這般直言以對?可真心隻換個滿心的懷疑和疏離的眼神,她隻覺解釋實在多餘,問心無愧矣。

“怎麼不回話?”

“無話可回”

“你!”馬雀榕慍色滿目,指著她疾聲厲色:

“若不是當初我爹救了你,你早入了豺狼的口腹,容得到你現在這麼放肆!常常一身黑衣夜不歸宿,我裝聾作啞幫了你,如今你竟敢欺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