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個聯盟就這樣散了,不過話也說回來,這討伐檄文是淩晨先發出去的,第一個倒黴的也是淩晨,被各大諸侯坑了一把。
先鋒孫堅有戰功,被袁術背後捅刀子,得不到重用;淩晨攻城有功,隻是太強大了,被人猜忌;曹操看準時機,建議不被采納,孤軍深入,大敗而歸,仍然得不到重用;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受到袁紹猜忌,這不得不說人心很悲哀。
袁紹當上盟主,任人唯親,掌握主動權;按兵不動,借以壯大自己實力;壓製先進,防止別人超過自己;打擊異己,削弱潛在的競爭對手。看似沒什麼建樹,實際上都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羅織罪名,互相構陷。
由此看來,以大義號召群雄聚會,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說出來的都是大義,做出來的都是些互相掣肘、背後捅刀子的事,盟主自己都有很大的私心和偏見,弄得人心離散,各懷異心,各自為政,還說什麼凜然大義?
諸侯會盟自淩晨發矯詔始,自孟德歎大義終。其間,英雄輩出,人才雲集,無奈“名不正,言不順”,諸侯所要得的是利益,而不是什麼大義。申大義者,從一開始矯詔發令就注定了四分五裂的結局。
唉,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說,這商場如戰場,沒有永恒的友誼,隻有永恒的利益。
卻說呂布得了大勝,看到了曹操大敗,心中原來失去虎牢關的陰霾一掃而空,一副天下舍我其誰的樣子,一路上那是嘚瑟的要緊。
隻是他還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經被淩晨惦記上了,雖然他將重兵都安排在了殿後,可是前方呢?淩晨大軍正等著魚兒上鉤呢。
許褚不斷的報告著方位,而淩晨也是緊張了起來,期間他已經給典韋發去了信息,隻要叢林失火,先在戰亂之中將王允弄死,不管用什麼辦法,隻要別賴在淩晨的頭上就行了,最好的就是讓董卓殺了他。
而今天淩晨就想幹掉董卓,這家夥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了。不過呂布這家夥,自己還想擒拿,隻是自己隻帶了兩萬的大軍,若是要吃下這逃軍恐怕還不行啊。
董卓的財寶車輛正在大軍行進的中間,被重兵圍著,而董卓也是如此,當他們快要到達弘農縣數百裏之地的那片叢林時,淩晨就已經將飛機派遣了出去。
看著那些大軍緩緩的入了叢林,淩晨手掌上已經起汗了,心中默默的看著隊伍。
當最後一個人入了林中,淩晨所有的飛機就已經盤旋在高空而出,在這飛機上均帶了一些汽油,這些都是淩晨從現代花了很大代價買的。
當然他不會傻乎乎的將那汽油潑灑在士兵的身上,他要做的就是潑灑在旁邊的叢林中,用來嚇那些士兵。如果潑在了這些士兵的身上,那些百姓也逃不過這場災難,這不是淩晨想看到的。
當最後一個人入了林中行至十分鍾,淩晨就在指揮車中開始敲動起了鍵盤,那些盤旋在高空的飛機俯衝而下,就如同飛機撒藥水一般,將那汽油撒在了離士兵所行大道不遠的叢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