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經過了短暫的沉寂,周邊的秦軍在大將蘇角的帶領下,發起了瘋狂的反撲。
所有人都知道,甬道的重要性。
由於地形的原因,在甬道附近的戰爭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的戰鬥,而隻能形成小股的戰鬥。
原來這樣的設定,是為了便於防守甬道,此刻,卻成為了保衛甬道最大的困難。
後麵的周伯大軍發起了潮水的衝鋒,灌嬰知道主將周伯在後方進行特種戰爭,因此,這邊的戰鬥越是凶猛,就越能保衛周伯的安全。
一麵是來自於灌嬰的威脅,一麵是來自於甬道被毀的威脅,秦軍開始變的混亂了起來。
戰鬥進行的很激烈,周伯這邊瘋狂的破壞著甬道,又要組織人員對抗一波又一波的秦軍。
直到殺到天大亮,雙方依然沒有分出勝負。
周伯一邊殺敵,一邊遠遠的觀察周邊的動靜。
他看到了一個身裹黑皮戎服,戴著金黃色頭盔,騎在裝飾著無數閃閃發光的黃金小飾品的馬上,被許多旗幟簇擁在中間的將領,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到,這個人肯定是蘇角。
周伯縱馬躍過溝壑,徑直飛馳向前。
周伯身穿白銀頭盔,白革戎裝,再加上胯下一匹飛馳的灰白色戰馬。如同一道白光正在秦軍陣地上飛速穿過。
葛嬰和鍾離眛緊緊跟隨著周伯,幾人奮力殺出了一條血路。
當一行三騎突然出現在眼前時,在場的所有秦兵都失去了抵抗能力,不敢想象這就是敵軍將領,轉瞬間即好似目瞪心迷,被旋風般淒厲的氣勢嚇得團團轉,沒命地東躲西藏,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空當。這是秦兵在給風馳電掣般策馬飛奔的周伯騰出一條路。讓出一條道路的秦軍士兵,個個都現出一副茫然若失的神色。
蘇角周圍的人也跟那些秦兵沒什麼兩樣。當蘇角定下神時,周伯已來到跟前。
飛奔而來的周伯差點就要撞上馬上的蘇角。
蘇角嚇了一跳,還不知道眼前發生了什麼事,趕緊閃身抬起左臂抵擋。
隻見銀光一閃,周伯的寶劍當即落到蘇角的頭上,砍開了他的頭盔;再一閃,蘇角腦袋瓜被劈成兩半。
這段時間內,周伯日夜勤學苦練劍法,已達到相當高的境界。
蘇角一死,標誌著秦軍保衛甬道的戰略徹底失敗,從這一刻開始,戰爭的天平開始逐漸向周伯方麵傾斜。
周伯臨時性休整了大軍,把丟棄在甬道裏的壇壇罐罐全部打破,吃裏麵的醃肉,水等,以解除疲勞。
沒過多久,秦將王離就率軍來到了戰場,可一聽到蘇角軍投降的消息,立時就慌了手腳。
周伯下令全軍出擊,這次他也是一馬當先揮劍上陣。
灌嬰率領的十萬大軍從後方也急速殺來。
全軍奮勇向前,拚死廝殺,或砍落人頭,或生擒活捉,亂戰之中,像逮小雞一樣抓住了王離。
就在殺得昏天黑地之時,秦涉間軍又趕到了,但一見到自己夥伴們的慘狀,未動一刀一槍就開始後撒潰逃。雖然涉間曾喝令予以製止,但要把一下子驚慌失措的軍隊再重新振作起來,可就比登天還難了。涉間同幾名騎馬的部屬被丟在了戰場上。這位秦將命令身邊那幾名騎馬的部屬趕快後撒,然後跑進旁邊一座房子裏,放火燒死了自己。想想僅在幾個時刻之前秦軍的那種聲勢浩大的陣容,眼前的景象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隨後,戰場上遍地是盤膝而坐的投降士兵。
周伯贏得了戰爭最後的勝利!
戰爭勝利了,留給周伯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收服秦降軍的問題。
按照曆史上的經驗,這樣大量的秦軍隻要坑殺一條路可選。
但周伯不是項羽,他不是一個僅僅想著複辟六國的王,而是想著一統天下的君主。
因此,他的做法是招降。
有張良的協助,周伯將毛爺爺的辦法搬上了用場。
在秦軍陣營,每天都召開訴苦大會,和談心大會。
隨著劉邦攻破關中的消息傳來,秦軍瞬間失去了抵抗。
收服了秦軍,周伯擁兵五十萬,成為了諸侯之王。
不久,項羽斬殺了宋義,卻被周伯拒在長江之外。
改道衝向關中。
此刻的劉邦,已然投降了周伯。
項羽再無抵抗的資本,也隻能成為了周伯的臣屬。
周伯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
全書完。
ps:隨後我會做一個總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謝謝你們的支持,沒有你們,這本書,早在三十多章的時候,就寫不下去了。
雖然現在寫成了簡版,但是也還算圓滿了。
謝謝你的支持,小刀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