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義接受了這個請求,那麼也就是承認了齊國獨立國的地位,和背叛了楚王也毫無區別。
宋義毫不猶豫的接受,同時獅子大開口,要錢要名位。
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宋義毫不顧忌此刻的幾萬楚軍正在挨餓的現實,將大軍駐紮在一個缺糧的地方,繼續和齊國使者談判。
這個談判持續了整整四十七天。
就這個時間內,章邯找到了他的第三個目標,燕趙兩地的統治者,周伯。
趙高這個時候,終於將大秦帝國的長城軍,由名將之後王離率領的二十萬長城軍和章邯彙合。
號稱五十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向邯鄲方向殺來。
曆史驚人的相似,不過,此時防守邯鄲的人已經不是張耳、陳餘,而是同樣雄心勃勃的周伯。
在楚地,一杠大旗高高的豎起,他便是葛嬰的部下召平。
無數諸侯軍和流民軍聚攏在召平麾下,浩浩蕩蕩的北上支援周伯。
周伯將所有的主力遷往巨鹿,王離掉頭,率領二十萬長城軍殺向巨鹿。
曆史再次發生了奇怪的一幕,百戰百勝的章邯此刻奇怪的龜速在後方,靠著甬道和王離進行費力的聯係。
隻有周伯知道章邯的想法。
章邯不希望戰爭如此迅速的結束,他在觀望,觀望大秦帝國和起義軍之間最後的結果。
如果王離勝,章邯希望和起義軍劃江而治,這樣戰爭永遠不會結束。
如果起義軍勝,章邯就選擇投降,保住性命。
趙高在朝堂上的“指鹿為馬”的鬧劇,徹底擊垮了章邯最後一絲忠於大秦帝國的決心。
這樣的大秦帝國,沒有人願意再為他守護。
章邯合上從邯鄲方麵周伯寫給他的手書,神情複雜。
章邯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從情感上來說,他並不願意失敗。
但可笑的是,他也不能勝利,勝利就意味著死亡。
巨鹿,周伯營帳內。
鍾離眛、灌嬰、崩徹、張良、張耳、陳餘等諸多將領齊聚他的麾下。
周伯笑眯眯道:“諸位,章邯果然如子房所料,龜速避戰,隻要我們擊潰了王離,這天下就一半握住我們手裏了。”
張良躬身上前道:“主公所言甚是,隻要主公擊潰王離,天下可定。楚王還在和項舊部糾纏,他已然不知,楚地早已歸屬主公了。現在主公唯一的敵人,隻有章邯了。”
陳餘站了出來道:“待擊潰王離,卑職願意前往勸降章邯。”
和曆史上的惶恐不安不同,此刻擁兵十幾萬的周伯,憑借著巨鹿的有利地形,加上章邯和大秦帝國離心,他根本就不害怕王離的二十萬長城軍。
張良繼續道:“卑職以為,擊退秦軍後,應該順勢拿下關中之地,如此,天下盡在主公手中了。”
周伯哈哈大笑道:“眾將聽令,全力守住巨鹿,務必給予秦軍沉重的打擊。”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