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小齊的飯量,我於是道:“讓他吃吧,看能不能把這道士的神智給養好,他身上有很多秘密值得挖掘。”
結束和小齊的通話後,我決定休息一晚,明天回鄉找吳老婆婆,她在鄉裏待的時間很長,想來能從她嘴裏問到一些東西。
由於鄉下的人都搬走了,道路荒僻,因此第二天清早出發,一直到當天下午的五六點才到了村裏。
整個村落,比起我上一次來,顯得更加蕭條破敗了,正是秋天落葉之時,共用的大院子裏鋪滿了一層金黃色的落葉,黑色的屋簷,老式而搖搖欲墜的建築物,讓這個沒有人氣的老村落,顯得蕭條而又陰森。
到吳老婆婆家時,門居然上了鎖。
我有些驚訝,心說她難道出遠門了?她無親無故的,一把年紀,能去哪兒?就吳老婆婆那體格兒,至少還得活十幾二十年,也不可能是去世了吧。
由於是老式的木門,因此門的縫隙比較大,我透過門縫往裏瞧,裏麵黑沉沉一片的。
這鎖是那種十多塊錢一把的小鎖,很容易就弄開,我找了個石頭,直接將鎖砸了。這行為不太好,不過天色已晚了,我要是不砸鎖,今晚就沒有睡覺的地方。
木門推開後,一股潮濕的黴味兒從裏麵傳了出來,老舊的土牆房常年沒有修葺,濕氣很重,一般的老年人長時間住這種地方會受不了,但誰叫吳老婆婆不是一般人呢?
就像她說的,比較長的壽命,讓她並不至於缺錢,搬離這地方很簡單,隻是她不願意,內心裏,吳老婆婆已經把這兒當成了她最終的歸宿之地。
屋裏暗沉沉的,我拉了一下門口的燈繩,燈光頓時一亮,挖燈橘黃色的暖光,照明效果並不太好。
我有些餓了,好在也沒打算麻煩吳老婆婆留飯,所以自己帶了些零食。
撕了個鹽焗雞腿的包裝,我一邊吃一邊查看這屋裏的情況,東西都沒帶走,而且沒有積灰,看起來很幹淨,應該是這一兩天才走的。
到灶房時,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因為灶房的灶頭,用遮蠅蓋,蓋著一疊兒剩菜剩飯。
我揭開看了看,剩菜還比較新鮮,仿佛就是中午剩下的。再看剩下的那碗米飯,米粒還比較軟,沒有變硬。
剩菜剩飯的時間,應該就在今天。
難道吳老婆婆沒有出遠門,而是去附近的什麼地方了?不對,如果是去附近的田間地頭,她應該不會上鎖,畢竟這裏方圓好幾裏都沒有人煙。
正疑惑間,我突然聞到了一股異味兒。
那股味兒,在散發著潮濕黴腐氣息的屋子裏,並不太明顯,因此我之前忽略了。
這會兒猛然聞見,頓時辨別了出來:好像是腥味兒,血腥味兒!
我心裏咯噔一下,立刻開始尋找起那股氣味兒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