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你是否喜歡爭強好勝?
你是否總感到心有不平?
你是否總是在敵手麵前暴跳如雷?
你是否有“此仇不報非君子”的憤恨?
如果說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生活中,我們總避免不了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其中也包括那些處處給自己下套的“仇人”。古人道:“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由此可見,對仇人向來就應心懷怨恨,難道真是這樣嗎?非也。
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有一群狼,經常到一個牧場叼羊,牧場主用了整整一個冬季,請獵手圍獵狼群,隱患總算解除了。可是過了不久,羊群開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損失還大。牧場主又請來醫生,對羊群進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為什麼,疫病還是不斷地發生,沒辦法,牧場主隻好請來一批專家會診,而專家的結論卻是去找幾隻狼來,放到附近的山裏去。原來,狼先前的光臨,對羊群有著天然的“優生優育”的作用,而且狼的騷擾,會使羊群常常驚悸奔跑,羊群也因此格外健壯。
這僅僅是一個故事,但卻讓人深思。在生物鏈中,狼是羊的天敵,如果沒有了狼這個“對手”,羊就要麵臨災難,這就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天敵的威脅,動物自身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從而不打自滅。
動物如此,人亦然。
美國拳王泰森稱霸拳台,擊垮了一個又一個挑戰的對手,不想勝利和鮮花帶給他的卻是驕狂、麻木和放縱,最終因罪下獄。美國輿論驚呼“拳王沒有被敵手打倒,卻被自己打倒了”,這也是所有泰森迷心頭抹不去的一個遺憾。
正如動物不能沒有天敵,人也不能缺少自己的仇人,因為他們可以激發我們內在的潛能。而我們對他們最好的“報複”就是:運用那股不凡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以成功和“成功之後的感恩胸懷”對待自己當年的仇人,把仇人變成朋友。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當“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雙輸,能成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雙贏時,那就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功。
一位小有成就的朋友講了他當年就業時遇到的第一個“仇人”。當時他剛大學畢業,在某電視台主持節目,後來節目的導播覺得他文章寫得不錯,又要他兼做編劇。可是當節目做完,領酬勞的時候,導播不但不給他編劇費,還扣他一半的主持費。他當時雖然一肚子氣,但還是忍了,心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後來,他又“幫”著導播簽了三次。等到最後一次時,導播卻沒扣他的錢,並且對他十分客氣,原因就是,他被電視台的新聞部看上了,成了電視台的記者兼新聞主播。
這位朋友當時曾經想過去告導播的狀,可是也正如別人所說,如果當時沒有導播惡意的逼簽,他也就不會忍氣吞聲地堅持下去,也就不會獲得後來的升職機會。
古往今來,被敵手成就的事例屢屢可見。比如,戰國時期,六國成就了秦國的統一大業;宋朝時期,朝廷的逼迫成就了梁山一百零八好漢;電視劇《大染坊》裏的陳六子,很多同行都與他作對,但最後在仇人遇難時,他卻不計前嫌,出手相助,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生活,不能沒有對手,隻有有了對手,你才會保持警醒,才會不失活力。競爭為何被人看好?就是因為它使所有的參與者都有了對手,讓對手逼著你銳意進取,否則就會自毀長城。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漫漫人生路,仇人是同行者,也是挑戰者,是仇人喚起了我們挑戰的衝動和渴望,失去仇人,我們或許將失去一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應該衷心地說一聲:“謝謝你,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