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自助餐有日本的壽司和拉麵,印度的咖喱料理,英國的傳統炸雞,薯條和披薩。以及占了絕大多數的,中國的各色家常炒菜,楊憶良嚐了之後,味道也都很正宗。除此之外,還有巴西烤肉,眼花繚亂的水果和甜品。
如果除去飲料不看,這家店的定價即使放在中國,也是比較實惠的。對於英國人來說,不過是十幾塊錢的事情。
靖城的一些自助火鍋和烤肉,貴點兒的不過五六十,但是相比那個6磅的青椒土豆絲蓋澆飯來說,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算是物有所值,偶爾來改善下夥食,倒也可以。
楊憶良在感歎留學成本的同時,留意著老外吃自助餐的習慣,真是和過人大相徑庭,幾乎每個人的桌前,擺著一杯三點幾磅的飲料,而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點的免費的水。
在去餐區拿食物的時候,楊憶良看到老外習慣性地先乘一大盤炒麵或者白飯,然後淋一些咖喱或者紅燒牛肉的湯汁,對於大魚大肉的中餐,則淺嚐輒止。這他媽的不是花了十多磅,還是吃的蓋澆飯嘛。
有些小孩兒,直接盛了一大盤子的薯條和炸雞塊,就著番茄醬,吃的相當歡樂。
楊憶良又看看自己盤裏的烤鴨,蝦餃,刺身還有椒鹽大蝦,難道老外吃自助餐,都是這麼委婉善良的麼。
曾經有人說過,每一個英國留學生,想留下來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餐館,楊憶良也不例外。
隻是最後有些人開成功了,有些人,隻是腦中一閃而過的想法而已。
方軒長得談不上英俊,卻有種痞氣,一種南京小杆子自帶的拽。
“你是過來讀本科的麼?”方軒第一次主動和楊憶良說話。
楊憶良點了點頭問道“你們呢?”
“我和呂岩是之前一年預科的同學,和你一樣,我們也是讀大一。”方軒吃自助餐不撿貴的,而且拿了很少,吃的很慢。
楊憶良是那種講究投資回報率的人,在吃自助餐的時候也是,得盡量回本。這或許和樸素的家風有關係,不叫摳門,隻是不喜歡鋪張。
逢年過節也舍不得買新衣服的父親,早出晚歸上班的母親,楊憶良從懂事之後就知道,錢是一分一分賺出來的,而且賺錢真的不容易。
這或許就是楊小子過了十八年平凡生活,帶給他的財富。
能將心比心,知道生活不易。
“我們學校的中國人多麼?”楊憶良問道
“去年還好,今年來了一大批三加一的,都是國際學院來的,有些人家裏有點錢,就叼的一逼,一天到晚裝逼炫富,這些人和蒼蠅似得,你以後肯定也會遇到的。”南京方言習慣說話帶叼和帶逼,算一大特色。
有好事者問南京司機這是為什麼,這個老杆子回答道“叼問題,難得一逼啊。”
楊憶良笑了笑,沒有言語,其實他對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二世祖,並沒有太多的反感,人家上輩子攢了陰德,這輩子能投個好胎。至於什麼富二代吃喝嫖賭,那也是花的自己的錢,說些閑言碎語的人,少不了也有眼紅的成分。
再厚的家底,你這一輩子能吃,那到了第三代呢,還繼續坐吃山空麼。所以富二代中也不乏上進和有追求的,比如南方地下世界的魁首,李北功,還有那個未曾謀麵的李南業。
像李家功業這樣的,已經不單單是含著金鑰匙出身了,而是直接從金山裏爬出來的,他們手中的確握著常人無法企及的資源,但是成長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東西,努力的程度,必然也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
方軒口中那些狂妄的富二代,和這兩位比起來,簡直不入流品了。
而這兩個人,卻是橫亙在楊憶良麵前的兩座大山,爬過他們之後,才能看到那個傾覆了楊家,納做投名狀的李前龍。
他楊憶良,要為楊家五十年的榮辱和不甘,求一個公道。他要讓父親能夠拋下西涼,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