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得天書濟世救人(2 / 2)

梅姑看了大喜,暗想師傅真是得道高僧。於是,打開包袱裏的紙筆寫了一副告示放在了關帝廟外:“關帝廟女師梅姑,擅治瘧疾雜症,不受財禮,不問貴貧,有病不拒,來者皆醫”。

過了些許時日,就有附近的村民前來關帝廟求醫。無論是男人還是婦女,或者小孩,來者不拒,通通都被她一人治愈了。

奇怪的是人們沒有看到她用什麼針灸、開什麼藥方,隻是一個靈符拿在掌心往後被一拍,嘴裏念著什麼,即刻即愈。

沒幾天,這個消息就傳到周圍四麵八方的村子裏,求醫的爭相往來,一時間大有踏破門檻之勢。

有富貴人家,專門請了花轎來請,重金禮聘,她都執意不去,要留在這個關帝廟裏。

為此,那些治愈的村民有送米送酒的,或者送金銀錢財來感謝她,她都絲毫不接受。

她對眾人說:“我本方外之人,曾受高僧點化,當初受師傅戒律,專一賑濟世人。如今雖說眾位病好了,但凡家裏有缺糧、沒有收入來源的,不妨對我講來,我當秉承恩師教誨,一一資助。”

從此以後,來關帝廟拜謝梅姑的一日多比一日。一部分是求醫,一部分是求資助。梅姑一人打理的井然有序,一個原本冷冷清清的關帝廟經過她手,頓時變得熱鬧如集市。

當地官府聽得消息,怪她聚集眾人三番五次都想要禁止,但是周圍的村民都是久經戰亂或者饑荒所累的人,見了梅姑這番舉動,就像遇到了親生父母,哪裏聽得禁令。關帝廟梅姑的聲名更加響亮了。

梅姑在關帝廟一心一意行醫救人,而且還經常無私贈銀,一時間遠近聞名,附近村民都稱呼她為梅大師。

但是也因為這名聲太響,引起了三個潑皮無賴的注意,一個叫遊好賢,一個叫譚萬,還有一個叫衛俊梓。

這天沒事,他們三個湊到一塊兒,一起合計起來:“聽說梅大師在關帝廟專門救濟窮人,隻要是有人去求就送錢財銀兩,況且她年紀輕輕,生得也很標誌,我們幾個何不去求他,再找機會與她親近親近,勾得她上身,到時候,不但有嬌滴滴的美人受用,更有花不盡的金銀?”

當下,三個人算計已定,就裝扮做逃荒的饑民一路仆仆風塵的趕到關帝廟來。

見到梅姑後,梅姑問道:“你們三人來此有何相求?”

三人答道:“我們本是富家子弟,因為接連幾年的旱災,加上太平軍四處流竄,一時間弄的無家可歸,聽說梅大師在這裏仗義疏財,救苦救難,所以一同前來投靠,希望能夠拜在大師門下,圖個安身立命之所,萬望大師成全。”

說完,三人不約而同的裝模做樣拜了幾拜。

梅姑看他們三人絲毫沒有誠實的樣子,想了想:這幾個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突然來我這裏投靠,肯定是心懷不軌,我如果直接把他們趕出去,他們必定懷恨在心壞我名聲。不如暫時收留他們,以後慢慢調教。

主意已定,梅姑就說道:“你們幾個既然要留著這裏,也沒有什麼妨礙的,隻是在我這裏不比家裏,做事要當心些。”

三人說道:“我們原本也是讀過四書五經的,也知曉一些事理,既然大師這樣吩咐,自然是會注意的,大師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