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巴赫鎮(1 / 3)

一張泛黃的告示貼在枯幹、蜷曲、奄奄一息的巴赫樹上:

“愚昧無知的人哪,停下你們的魔爪吧!”

“巴赫鎮?是大名鼎鼎的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故鄉嗎?”

“呃……不是!是卡爾?巴赫的故鄉。”

“卡爾?巴赫是誰?”

“呃……1933年世界最高殊榮的厄普頓文學獎的得主。”

一臉茫然,搖搖頭。

“知道巴赫樹嗎?”

一臉驚喜,“怎麼?傳說中的巴赫樹就在那裏嗎?”

是的!那棵傳說有神奇功效的巴赫樹就在巴赫鎮的中心。

語氣加重,自豪:“巴赫中學也在這裏!”

大驚:“原來大名鼎鼎的巴赫中學就在那裏啊!”

*…。*…。*…。*…。*

卡爾·巴赫原是勒沃(LOVE)鎮上最窮困潦倒的孤兒,被人唾棄,被人蹂躪,被人踏在腳下,在人們嗤之以鼻的喘息下苟活。

勒沃鎮位於托蘭國的東端,一個靠近海邊的小鎮。1509年,一批都鐸王朝時期的英國人乘船,漂洋過海抵達了托蘭國,並向東開拓領地,建造了一個世外桃源。環境優美,依山傍海。海與地的產物豐富,森林茂密,平原廣袤,四季分明,因而這批英國人永居在此。

1853年,卡爾·巴赫出生於一個窮鞋匠家,雖生活艱苦,饑一頓飽一頓,但這個小家庭其樂融融。卡爾三歲那年,母親生病不幸辭世,來年父親因患肺病也撒手人寰,離他而去。四歲的小卡爾吃百家飯長大,過著清苦的生活。然而當長輩們隨著歲月而去後,同輩們就開始嘲笑、欺負卡爾。孤苦伶仃的卡爾就獨自依偎在海邊的山崖下,與海玩樂,與山作伴。

風雨交加的夜晚過去後,清晨的海,渾濁暴躁,絲毫沒有安靜的念頭;白色的浪花一浪推著一浪敲擊著岩石;灰蒙蒙的天空下唯有卡爾在海邊的岩石上翹望。

似乎有一個東西在海浪中起起伏伏,忽上忽下。

卡爾眯起眼睛,抻著頭,定睛一望,衝進海浪裏,奮力遊向那不明物體。

太陽從烏雲中探出頭來,驚慌地察看著上帝的憤怒之杯是否已結束;海鷗張開雙臂,矯健地盤旋在靜靜的大海上空,高興地直叫。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虛弱地躺在卡爾的小床上,對於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家來說,卡爾的床有些短小。他疲憊的慢慢地睜開雙眼,看了看這處破舊的房子,發黴的牆壁,掉漆的舊桌子上,擺著兩個破碎的相框,一隻蜘蛛在房梁的角落裏爬上爬下。從另一邊能聽見“滴滴答答”,水滴落的聲音。一陣風吹過,黯然的窗簾隨風飄起,傳來一陣海的味道,鹹鹹的。老人懶散的從床上坐起來,小床立即發出清脆的嘎吱聲。

“哦,先生,真抱歉!我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給您吃!這是我剛抓來的大魚,我把它做成濃湯,很鮮美!您請喝吧!”卡爾遞給他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老人皺著眉頭看了眼魚湯,“咕咚”,喝進了肚子裏。

卡爾送走了老人後,就一手拿著魚竿,一手提著個小木桶,一蹦一跳走向礁石。

離開了卡爾的老人背著手,闊步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上,好奇的東張張西瞅瞅。那碗新鮮的魚湯令他容光煥發。

“走開!髒老頭!別弄髒了我的美味糕點!”一個胖女人右手拿著擀麵杖,左手掐著腰,盛氣淩人的揮舞著擀麵杖,衝著老人叫喊。

老人吃驚的盯著她,詫異她的反應為何這麼強烈。

隨後,他又微笑著問道:“能給我來個麵包嗎?”

胖女人憋著嘴,眯起小眼睛上下打量著他,“哼!你有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