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兩人一起回家,似乎是第一次,賴宇桓發現,其實,楊桐也並不是那麼難相處的人,隻要他認可了你,你就能走近他,靠近他的世界。不得不說,那天他心情極好。其實賴宇桓他自己也不明白那股高興之情是哪裏來的,隻記得那次甚至比他小考那次拿了全年級第一還高興,以至於很多年以後,他回想起這一幕時,還十分慶幸,當時那幾塊錢花的真的是太值了。
那次之後,又加之座位的關係,賴宇桓和楊桐的關係也漸漸熟稔了起來。賴宇桓便經常纏著楊桐解題,而楊桐也可能是認可了賴宇桓,亦或者是賴宇桓幫過他,因此他並沒有拒絕告訴賴宇桓解題的思路。
就這樣,在楊桐的點撥下,賴宇桓的成績也在穩步的提升中。
賴宇桓原本就是一個開朗的boy,加之成績又還穩定,老師也認為他穩重,因此,他當上了班長。也是因為班長的緣故,他認識了班上的很多人,實際上應該算些逗比。例如黃傑,馬樂,陳驥飛,付承煜等等,一夥人經常在一起打鬧,感情自然還可以。別看平時他們都在不遺餘力的互損對方,但要真遇上什麼緊急的事,他們也會不遺餘力的互相幫忙的。但可能是那些表麵上客客氣氣的人,理都不會理你。畢竟,隻有是真正的好友,才會毫不猶豫的指出你的缺點,隻有知道了自己的缺點後,才能去改正,才能變得更完美。雖然朋友在支持你的缺點時使用的語言可能會比較難聽,但俗話說的“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說的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隻不過楊桐卻不像他這樣交際廣,他或許是學霸的原因吧,亦或許是性格的原因,他不太習慣去與大家打鬧,平時也就跟他的發小成宇說說話,或者跟賴宇桓討論討論問題。其餘的時間,他都是自己一個人靜靜的,要麼看看書,要麼就做作業。他仿佛與這些喧囂在無形之中有一層隔閡,他是他,喧囂是喧囂,自成一體。
賴宇桓總是在他耳邊勸他,讓他要多笑笑,開朗點,多去與同學們打交道。
賴宇桓話是這麼說,但賴宇桓看見楊桐仍是不為所動的樣子,心裏悄然萌生了一絲得意,似乎楊桐隻會搭理他,他就很驕傲的感覺。
而每一次聽完賴宇桓的話後,楊桐仍是我行我素。並且,他從來不會道歉,不管是誰與他發生爭執,到最後一定是別人先服軟,先道歉。
賴宇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次賴宇桓與楊桐意見有偏差時,楊桐見賴宇桓不同意他的意見,便爭都不爭一下,冷冷轉身就走人。從此,他就不會在搭理賴宇桓了,一場冷戰也就悄然開始。
到那時,賴宇桓的苦日子就來了。無論他怎麼熱情,楊桐總能用一個冰冷的的眼神就澆滅了他所有的火焰。沒辦法,他隻能服軟,隻能先道歉,隻能以自己所有的厚臉皮的功力去打動楊桐,最後隻有楊桐氣消了,才會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去重新搭理賴宇桓。賴宇桓有時也感覺很累,但是沒辦法啊,不知道是不是他上輩子欠楊桐的,他隻得次次低頭。
生活就這樣平淡而充實,時針秒針分針一圈一圈的不停轉動,一天一天也就這樣過去。
賴宇桓與班上的同學慢慢熟稔了起來,他也慢慢的顯露出了逗比的本性。比如,有某個同學從他麵前走過時,他會突然地拌人家一下,接著就是一場貓捉老鼠的大戰;或者人家在專注的做某件事時,他會突然輕手輕腳地走到別人身後,猛然的大吼一聲,嚇得人家半天沒反應過來,而他呢?早就大笑著揚長而去;亦或者是他偶爾在女生麵前走過時,他會很囂張很無聊的來一句:“哎,你好囂張哦~”,一般的話,班上的女生看見他這樣子,通常都會白他一眼,然後心裏潛台詞就是:麵前這傻帽到底是怎麼當上班長的,真的是……太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