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餘念無法相信,看向張誌海。
“東京的人口密度很大,這種形勢下沒有任何國家會接納其他國家的公民的,他們缺乏像國內這樣的縱深來延緩感染,喪屍爆發後,那裏是病毒擴散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他麵無表情說道。“一個小時前,日本向美國申請,氫彈蕩平了東京。”
數十年前,美國的2顆原子彈讓世界第一次認識到核武器,導致數十萬人死傷,快速的結束了戰爭。
第二次使用在人類身上,主角依然是日本,還是自己炸自己,真是諷刺。
餘念用了好幾秒才消化掉這個信息,聲音幹澀問道,“有用嗎?”
“我也希望有,從後續的新聞來看,附近的城市也開始出現少量感染者,應該是失敗了。”
“往下翻,還有其他信息。”
十幾分鍾後,餘念終於搞清楚了。
除了日本,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孟加拉,韓國,印度等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出現了感染者,人口密度越大,國家越發達,受災似乎越嚴重,但此時根本不可能統計具體數字,像印度孟加拉這樣的國家甚至已經完全無法統計其大致感染者人數。
相比較來說,國內已經算是相對要好一點的,以印度為例,由於人口密度大,交通工具普及率低,加爾各答新德裏等數個大型城市來看,堪稱人間地獄。
國內多數高速路口已經實施設卡限流,但攝於病毒的致死率和感染速度,交警數量太少,全國的車次集中在一起出行,最多也隻能處置其中的一小部分。
高速公路上發生了好多起特大型交通事故,完全無法處置,從而已發更大範圍的交通堵塞,導致大部分的人都難以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餘念在回來路上看到的光龍正是由此而來。
西北地區由於人口密度較小,大量的人口已經開始往那邊流動。
各大機場和車站滯留的旅客人數總和高達上百萬,隻能盡力隔離:實際上感染者已經是普遍存在於各個地區,隔離的作用還很難說,而並且隔離引發的強烈反對處置起來也是非常有困難的。
在疫情沒有控製下來之前顯然是不具備再次起飛或者行駛的條件的,國外已經出現了多起墜機事件,印度則出現了火車相撞的特大事故。換做是以往,這種事件都是值得上頭條的新聞,但在今天這個時候,它們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軍隊在動員,但受限於交通,無法快速機動到達目的地,小道消息稱廣州軍區轄下41、42集團軍再有幾個小時就可以到深圳等幾個主要城市。
全國各大海關和口岸都已經封死,禁止進出。
為了應對以上情況,國家呼籲民眾盡力在家固守,以防止感染的進一步擴大。
目前情況來看,控製人口流動很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但這種方法對身處爆發城市的他們來說,可不是好事。
“這不是扯淡嗎?這種病毒到現在除了知道多半是空氣傳播,連治都治不了,留在家等死嗎?而且死人複活是怎麼回事?”餘念氣道。
“還有一個消息,但不知道真假。”張誌海道。
“美國人根據大量的觀測和一些實驗,發現每十幾個人中,會有一兩個人不受病毒影響,具體比例,由於樣本太少還無法確定,但這些人,似乎是免疫的。”
“什麼?”餘念不敢置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