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典故: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朝中期的孟郊是一位著名詩人。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小就聰明好學,顯露出超過一般孩子的文學才華。年輕時,他就決心通過科舉考試,走仕途之路。

但是,孟郊性情清高,從不趨炎附勢,也不願意奔走於權貴之門,因此,他雖然先後參加過多次進士考試,文章也寫得非常出色,但是都沒有成功。在此期間,他生活在窮困潦倒之中,全家人經常因為無米下炊而餓肚子。多年坎坷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孟郊的誌向,反而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他更加勤奮刻苦地攻讀,決心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來博取功名。

公元797年,孟郊已經46歲了,他又一次進京趕考。這一次,他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夙願,金榜提名,高中進士。他穿上光鮮的衣裳,披上彩帶,戴上紅花,騎著高頭大馬,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他一邊瀏覽著街景,一邊接受人們的祝賀。這時,他想起了過去的窘迫,體會著現時的榮耀,憧憬著如花似錦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興奮不已。他吟詩一首: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蕩恩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的窮苦潦倒的生活是不值得再提的,而今天皇上的浩蕩恩情讓人感到寬廣得沒有邊際;我在和煦的春風裏放馬奔馳,在一天中就把長安的風光盡收眼底。

詩人在這首詩中,把當時的得意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後半部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堪稱是千古名句。

同時,在這首詩裏的“春風得意”也被人們作為一則成語而廣泛使用。“春風得意”的原意是指書生考取了功名後的愉快心情;一般情況下泛指完成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後,那種得意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