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球類運動手冊(5)(2 / 3)

[糾正方法]講明身體各部分協調發力的順序,多作放鬆協調的發球練習(開始時不強調用爆發力擊球)。

(三)放球與揮拍配合不好,造成擊球不準。

[糾正方法]

1.反複練習放準球——落點固定在身前,保持球托往下下落。

2.發球時,可以眼睛看球。

(四)“腳移動”、“過腰”等違例。

[糾正方法]講清規則要求。發球時,結合發球裁判實習,及時、準確判罰。

三、擊球法

羽毛球運動的各種揮拍擊球技術,統稱為擊球法(也稱手法)。

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交替運用各種擊球方法,使擊球力量的大小、落點的遠近、飛行弧線的高低、飛行路線的直斜、飛行速度的快慢以及球的旋轉等經常發生變化。這樣,才能做到攻有手段,守有招數,贏得比賽的主動權。初學者應首先努力掌握擊球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些內容,然後再爭取全麵、準確、熟練地掌握所有擊球技術。

擊球有很多技術動作,根據這些技術動作的特點,大致可分為高手擊球、低手擊球和網前擊球三大類。

[一]高手擊球

一般將擊球點高於頭部的擊球,稱為高手擊球。高手擊球按其技術特點和球飛行弧線的不同,可分為:高遠球、平高球、扣殺球和吊球等。它一般在後場用來主動進攻或調動、控製對方,所以也稱為後場主動進攻技術。在比賽過程中,後場區域是雙方必爭之地,後場擊球技術在整個羽毛球技術中是極為重要的部分。

擊球點在身體右邊,以正手握拍法用正拍麵(拍麵與手掌同一個方向)擊球的,稱為正手擊球。擊球點在頭頂上方,以正手握拍法用正拍麵擊球,稱為頭頂擊球。擊球點在身體左邊,以反手握拍法用反拍麵(拍麵與手背同一個朝向)擊球的,稱為反手擊球。

(一)高手擊球的技術要求

1.擊球點要高

擊球時,要充分利用身高、臂長、拍長和起跳的高度,爭取高點擊球。要選準擊球點,如果球尚未落到適當高度就過早揮拍,會擊不到球。如果擊球點過低或過後,或過於偏左、偏右而遠離身體,都會影響發力和影響擊球的質量。因此,高點擊球選準擊球點是提高擊球質量的關鍵。

2.保持動作的一致性

不論擊回高遠球、平高球、扣殺球或吊球,自準備擊球起至擊到球之前的一段過程,要做到技術動作一致。其目的是不過早暴露回球的意圖,以增加對方判斷的困難。隻有到發力擊球的刹那間,才使人看到你真正的回擊手段。

3.發力正確,又能控製力量

一般講,後場擊球技術動作幅度較大,所需力量也較大,主要靠力量、速度和控製球的落點製勝對方。因此需要掌握正確的發力,充分運用身體各部分的力量(包括腰腹力、臂力、腕力和指力)擊球。另外,還要能控製使用力量,以適應吊球時嚴格控製力量的要求。

4.準確控製拍麵角度

欲擊成直線、對角線和斜線的球路,或高低不同弧線飛行的球,除了力量的因素外,還必須在擊球瞬間通過靈活改變握拍法,運用手腕和手指的協調動作,準確控製拍麵的角度(包括在擊球點上拍麵與地麵所成的夾角和拍麵與端線所成的夾角)才能完成。

(二)高手擊球技術動作分析

1.高遠球

擊出高弧線飛行的,幾乎垂直落到對方端線附近場區內的球,稱為高遠球。一般在自己處於被動情況下,為了爭取時間,調整場上位置,爭取變被動為主動時就打出高遠球,以使對方遠離中心位置而退到端線附近去回擊球。如果運用適當,高遠球能為進攻創造良好條件。

(1)正手高遠球

采用正手握拍法,擊球點在身體的右側方用正拍麵擊出的高遠球,稱為正手高遠球。它分原地正手高遠球和起跳正手高遠球兩種。初學者應從原地正手擊高遠球開始,然後過渡到起跳擊球法。

原地正手擊高遠球的方法:以快速合理的步法移到球降落點的位置上,擊球點選擇在右肩稍前的上空,作好準備擊球的動作——側身對網(左肩對網),左腳在前並以腳尖墊地,右腳在後稍屈膝(腳尖朝右),重心落在右腳上;上體和頭稍後仰,眼盯著球,右手正手握拍舉於右肩上方,上臂與軀幹的夾角和上臂與前臂的夾角都在大於45度,小於90度之間為宜;手臂放鬆微向後拉,前臂稍內旋,手腕與前臂保持伸直,左臂屈肘自然左上舉,左肩高於右肩(在擊球過程中有利於帶動肩橫軸向後下扭轉,也有利於腰部發力)。當球降落到適當高度時開始轉體,並以肩關節為軸帶動上臂上舉(肘部稍向前),至與軀幹之間的夾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上臂與前臂成90度角左右,前臂往後伸,腕關節充分後伸,球拍垂於右肩後。發力擊球動作是從球拍由前臂帶動往上加速揮拍開始的。此刻,手指握緊拍柄,從手腕的充分後伸經過稍微有點內旋至前屈閃腕動作產生爆發力,擊球托的後下底部,使球往前上方擊出。擊完球之後,由於左臂的帶動和右臂擊完球之後的慣性作用,使身體轉成麵對球網,重心移到左腳上,向中心位置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