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自助
雍和宮
此乃北京最大的喇嘛廟,位於北京城東北隅,創建於1684年,主體建築為五進大院,巍峨壯麗,具有漢、滿、蒙古及藏式建築特色。宮內展出大量珍貴文物,其中18米高的彌勒大佛(用26米長的整段檀香木雕成),金絲楠木的木雕佛龕以及用金、銀、銅、鐵、錫製作的“五百羅漢山”,被譽為雍和宮“三絕”。
開放時間:9:00~17:00
門票:15元
地方交通:乘地鐵可直達雍和宮站。
頤和園
位於市內西北部郊區的海澱區,此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園林之一,外國人稱之為“夏宮”,麵積290萬平方米,其中水麵占四分之三。全園基本上包括昆明湖及萬壽山兩大部分。萬壽山高59.8米,有殿宇3,000多間。園內名勝薈萃,主要有長廓(長728米,是中國園林建築中最長的廷廓)、佛香閣(高41米)、銅亭(重207噸)、石舫、蘇州街(宮苑市肆,於1990年修複)、諧趣園(富有江南古典園林情趣的園中園),以及17孔橋、銅牛、知春亭等。
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淡季20元
(11.1~3.31)
旺季30元
(4.1~10.31)
地方交通:乘330、332、333、362、375路公共汽車可達。
香山公園
位於北京西郊西山東麓海澱區內,距市區20多公裏。香山重巒疊嶂、清泉淙淙、花木滿山、景色清幽。清乾隆年間在此大興土木,興建亭台樓閣,共成28處景致,並加築圍牆,名“靜宜園”。這裏是秋天欣賞紅葉的最佳地方。
香山公園現有的建築分為三路:北路有昭廟、琉璃塔、見心齋、眼鏡湖等;中路有芙蓉館、玉華山莊、多雲亭、西山晴雪碑等;南路有森玉笏、香山寺、雙清別墅等。
香山的最高峰名為香爐山,從山腳到山頂香爐峰,可乘空中索道,索道全長1500米,可全麵瀏覽香山景色。
開放時間:全天門票:5元
地方交通:自動物園乘360路,頤和園乘333路公共汽車,或乘地鐵至蘋果園站換乘318路公共汽車均可達。
碧雲寺
建於元代,清朝時擴建,現寺內建築有彌勒佛殿、菩薩殿、羅漢堂、孫中山紀念堂等。孫中山紀念堂內有一具銀灰色的水晶棺,這是蘇聯政府在孫中山逝世後贈送的,此外,亦有孫中山的衣冠塚。
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10元
地方交通:同上
臥佛寺
此寺與香山毗鄰相望,原名十方普覺寺,建於唐朝,寺內出名的銅鑄臥佛,身長5.3米。塑像渾樸,體態安詳。
開放時間:9:00~16:00
地方交通:同上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自古就是北京城的北大門及軍事要地;八達嶺長城係用巨大的花崗岩條石和大城牆磚依山沿脊砌築而成,巍峨壯觀。上麵可容五馬並騎,十人並行。南10公裏的居庸關,重巒疊嶂、高山對峙、林木繁茂,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險,又有“居庸疊翠”之譽,是燕京八景之一。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淡季35元(11.1~3.31)
旺季40元(4.1~10.31)
慕田峪20元
地方交通:前門等地有旅遊專車前往八達嶺;乘高速公路前往八達嶺,車程隻需40分鍾。
十三陵及水庫遊樂區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它們分布在離市區西北約50公裏處的軍都山麓,其中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最大,保存比較完整。明萬曆朱翊的定陵地下宮殿已於1957年發掘,次年開放,其他陵也將陸續修整。
1958年陵區修建了十三陵水庫,北麵還新建了高爾夫球場。
開放時間:8:30~17:00
地方交通:崇文門、前門等處有一日遊專車前往。
潭柘寺
該寺始建於晉代,原名嘉福寺,後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所以人們叫它潭柘寺。全寺主要分為三部分:中路有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及流杯亭等一組庭院建築;西路有楞嚴壇等寺院式的殿堂組合,有圓形、方形佛殿,琉璃瓦頂五光十色,非常美麗。
周口店猿人洞
這裏群山環抱,周口河蜿蜒向南流淌。自1929年12月2日在這裏發現第一個完整的中國猿人(北京人)的頭蓋骨之後,周口店就以“中國猿人之家”聞名於世界。
“北京猿人”化石最多的岩洞,位於周口店西邊的龍骨山北坡。1973年在龍骨山東南角,又發現一處“新洞人”的遺址。“新洞人”是介於“北京猿人”及“山頂洞人”之間的古人。這裏附近建有“北京猿人展覽館”,供遊人留意欣賞。
十渡
十渡位於北京市郊房山區西南拒馬河中上遊,距北京約一百多公裏,有北方小桂林之美譽。這裏河穀寬闊,穀壁峭立,疊嶂嶙峋,風景幽靜。主要景色有二十多處,景區共約350平方公裏,山石奇特,形態各異,是北京一處避暑勝地。
蘆溝橋
此橋建於金大定29年(1189年),橫跨在永定河麵上,是一座古老的石聯拱橋。橋身用漢白玉石建成,全長2665米,寬7.5米,有11個橋拱;橋麗邊石欄雕柱各140根,柱頭上的獅子生動活潑,情態各異。橋頭有乾隆皇帝題寫的“蘆溝曉月”石碑,是燕京八景之一。現今,橋亭建有“七七事變”紀念館,可順道參觀。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