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旅遊手冊(3)(3 / 3)

若發生腳泡,目前治療尚無良法,主要是將泡穿刺與引流。首先用熱水燙腳5~10分鍾,然後用碘酒或酒精對腳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流出,也可用消毒的馬尾穿過腳泡引流。另外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凍傷如何防治

凍傷的破壞由兩方麵造成,一是體液結冰破壞細胞,二是凍傷的組織阻礙局部血液循環造成血液瘀積,最終導致大範圍組織壞死。

登山或野外活動中的凍傷多是在不注意時發生的。發生凍傷的地方經常由於血管遇冷收縮,血液循環不暢而產生麻木感。有經驗的人會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手指,手腳有麻木感後立刻采取措施讓麻木的肢體暖和過來,在必要時可以把手腳放在自己和同伴的懷裏。缺氧會使身體代謝率降低,缺水會使血液變稠,這兩個因素都會使凍防更容易發生。暴露皮膚的凍傷在有風時可以在不到一分鍾內發生,剛凍傷的組織是白色(缺血)或紫紅(瘀血)發硬的。同伴間要經常相互檢查。

嚴重凍傷發生後的處理是(如果沒有再凍傷的可能)用40℃到43℃的溫熱水浸泡凍傷肢體來解凍。恢複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是救治的第一目標。輕微凍傷可以用把手腳放在溫暖的內衣裏來處理。如果開始覺出疼了就是好跡象。注意解凍後的組織很敏感脆弱,解凍後的組織發生再凍傷比剛開始就不解凍造成的傷害還大,所以如果傷員需要用凍傷的腳走下去或凍傷的部位在撤離時可能還會凍傷,那就先不要解凍。

服用阿斯匹林可以幫助稀釋血液促進循環。急救完成後在找到有經驗的醫生看病前的主要問題是防止感染。口服抗生素由於血液循環不暢不易到達傷口。

嚴重凍傷後的許多組織不會再長回來,在沒有良好供血的情況下組織再生很困難,為防止凍傷部分對機體其他部分的破壞,醫生經常隻能推薦切除和截肢。

在寒冷環境生活的人身體會培養出對寒冷的應激反應,在冷時加大表皮供血,使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增加。堅持冬泳或洗冷水澡的人有這種體會。俗話說的“春捂秋凍”也是的這個道理。另外,從小在溫暖環境長大的人經常沒有基本的禦寒習慣和意識。北方人從小就從打雪仗的經曆知道手凍麻是什麼感覺,暖和起來的針紮感和疼痛感是怎麼樣的,知道寒風凜冽衣服沒穿夠時有哪些辦法。

一般說來連指手套比分指的要暖和得多,我習慣在戴很薄的丙綸類不吸汗的手套。在短時間需要手指靈活的活動時很有用。外套手套應用根線連起來掛在脖子上。看著雖然蠢但不像手套被一陣風吹飛那麼蠢!

這從另一方麵說明登山和野外活動中循序漸進的重要,許多經驗是要慢慢積累起來的。戴什麼手套和怎麼戴這種小事也會帶來終身殘疾。

春天旅遊: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春天外出旅遊,一定要防止花粉中毒。有關中藥師和花卉學者研究發現,在常見的花卉中有500多個品種含有毒物質,人如果接觸不當,容易產生某些疾病。例如:

1.萬年青

能導致皮膚瘙癢。雖然觀賞價值較高,其葉色先綠後紅,但有毒,尤以果實毒性大。

2.夾竹桃

可誘發癌症。該花花朵鮮豔,極易栽培,但其葉、皮、花果中,均含有一種叫竹桃菌的劇毒物質,若接觸過多容易誘發呼吸道、消化係統的癌症。

3.含羞草

之所以一觸即“羞”,是由於其體內含有一種含羞草堿,這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人體過於接觸,會使人頭發脫落或引起周身不適。

4.水仙花

不可誤食。水仙花雖然具有較高藥用和觀賞價值,但其花中含有一種叫“拉可丁”的有毒物質,人畜萬一誤食,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5.夜來香

忌放室內。該花香味在夜間十分濃厚,有人以此來驅趕室內的蚊子,但是該香味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同樣對人不利,尤其是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聞後會產生憋悶難受感覺,從而促發該病複發。因此,在其盛開時,不宜放在臥室內。

此外,像馬蹄蓮、冬珊瑚、龜背竹、一品紅、石蒜、百合花等,都含有不同的有毒物質。因此,觀覺鮮花時務必弄清有關花卉的特性和毒副作用,不要隨意觸摸,以防毒素入口。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對一些花(如玫瑰)散發出來的氣味十分敏感,從而產生過敏反應。這類也是旅遊者應該注意的問題,一旦中毒,或者產生不適,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中國的十大徒步旅行線

徒步旅行的特點:徒步並肩負所有的裝備,張弛進退由自身控製,可全身心的投入自然,規避塵世之喧嘩,並自不斷挑戰自我中,倍增勇氣與對生命的熱愛。

徒步路線之特點:絕大部分有路可循(否則為探險),可進可退,路途中有村落(間距不過二天路程,且民風純樸)可作補給,休整。沿途風景秀麗壯美,令人流連而忘卻疲勞。

人員:不宜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