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收藏指南(14)(2 / 3)

戴書鹹豐鐵錢有狹,寬緣二式,文字之秀麗,製作之精工,居鹹豐小平錢之冠。小平大樣者罕見。戴書當五未見,當十也少。

寶泉局:當五、二百、三百的都極為罕見。

寶薊局:都少,尤以小平,當五及當百更甚。

寶濟局:都少,小平極為罕見。

寶鞏局:當五百及當千極少。

寶陝局:當五百及當千紅銅鑄成,存世不多,凡是黃銅鑄的均為偽品。

寶河局的小平錢少見。寶武局的當五錢罕見,寶德局的小平鐵母錢罕見,當五的也少見。

寶福局:鑄量最多,錢文書體微帶山穀遺意。在鹹豐錢中獨樹一幟。不少版別未正式鑄行,存世僅見少量樣錢,母錢。如當五錢,幕內紀重錢,背郭紀重一百錢等。偽品背文小字計重在幕內的偽造多,但真品是紅銅製作,偽品係用黃銅鑄成。

寶浙局:珍稀品較多,①背穿上“十”字。②穿上“百”字(當頭百),僅見寬緣,狹緣,厚肉,薄肉數品。③背滿漢文“浙”字,當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一百,所見多屬母錢,樣錢。④一套寬緣背滿文寶浙錢,僅見二十、三十、四十、五十。銅色有淡黃及青白兩種,形製較滿漢文浙字錢薄小,傳世甚少。寶浙局偽品數量很多,最常見的是滿漢文浙字當四十,特點是字形較大,接近寶泉鹹豐大錢的楷書,銅色也較真品淡。

寶蘇局:當五、當三十及當二十的少,特殊版式的當二十爾寶,三十寬緣,當百爾寶為罕見品。

寶伊局:五種麵值錢都少見。寶迪局當四罕見。新疆各局的大錢都少。最高麵值到百為止。凡見到五百,當千的新疆鹹豐錢都可定為偽錢。鹹豐偽錢很多,連一些極為普通的錢也有新翻鑄的,這類偽錢無流用磨損痕跡,肉質粗糙,有的則作上偽鏽以掩真跡。鑒別這種錢很容易,用舌尖一舐,凡是鹹味的則是假的,因為新造的鏽是用鹽鹵浸過,鏽色發白,用醋一擦假鏽即掉。

4.羅漢錢,普爾錢

羅漢錢是康熙通寶小平錢的一種,錢麵為康熙通寶,背有滿文寶泉,它與一般康熙錢不同之處:“熙”字左側為一筆;“通”的走傍隻有一點通;銅色金黃發亮;錢麵文字方正,錢背必須是滿文寶泉。此錢並不罕見,民間誤認為有“金”三厘,其實是銅的。隻是製作精整。銅質特別精煉,光耀奪目,有金光閃閃之感。關於它的傳說有兩種:①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為康熙六十歲生日所鑄的萬壽錢,民間傳說是熔化寺廟中的金羅漢鑄造的。故名。②傳年羹堯任四川總督時,為籌軍餉,把廟宇中的鎏金銅羅漢熔化鑄成,民間稱為羅漢錢。

普爾錢:是專流行於新疆地區的地方錢幣,自成係統,用純銅製成,又叫紅錢。錢身小而厚,圓形,有外郭,有方孔,無方孔二種。錢背穿左一滿文,穿右一回文,均為地方名。紅錢製作不精,文字隱起,版別極多,背文“喀十”少見。從乾隆後各代均有鑄造。

5.機器製錢

光緒年間引進西方技術,改用機器打製錢幣。錢文“光緒元寶”,有小平、當五、當十三種。分二式,一是仿照順治錢第五式,背有滿文“寶廣”,一滿漢文,背穿左有滿“廣”字,穿上有“庫平”,穿下“一錢”。少見的有寶武大樣,寶薊、寶寧、寶奉官版四分、寶沽、寶泉、寶源、山東一文,銅幣一文,寶江等。後幾種都是試樣。總體說機器製錢鑄造不多,流通不廣。

6.銅元

清末光緒年間,各鑄局使用機器製造銀元或製錢為本位的無孔圓形銅幣,銅元又稱銅幣,俗稱銅子兒,銅角子、銅版、銅細。以文為單位,基本屬製錢體係。麵文有200、100、50、20、10、5、2、1文八種。後三種鑄造極少。1900年始鑄,形製有“光緒元寶”、“宣統元寶”,圓形無方孔,錢麵正中一圓圈,內有“光緒(或宣統)元寶”四個漢字,內加滿文“寶廣”二字,圈外靠近外郭有“廣東省造每百枚換一圓”等字樣,後改為“每元當製錢十文”。錢背正中圓圈內有蟠龍花紋,四周有英文“KWANG—TUNGONECENT”(廣東一仙),後改為“TENcASH”(十文),是清政府最早準製的機器製銅元。各省仿形製同,但蟠龍各有不同,錢麵及錢背的文字排列、作價,措詞都不同,版別極多,有幾十種。共有十八省二十局鑄造。

大清銅幣:錢麵中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有一小字代表省名或地名,共十八省局。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四字,兩側為幹支紀年,如:丙午,邊緣中央分列“戶部”二字,下麵為“當製錢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錢背中央仍為蟠龍,俗稱“大清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COIN”(大清帝國銅幣)。

銅元的版別很多,花星一般有六花星、梅花星、五角星、十字星、米字星等。龍紋有坐龍、立龍(龍首高踞於上)、飛龍、掃帚龍、駝背龍等。銅元多以紫紅銅打製。銅元還有錯版,一般指英文錯誤或正背錯配,十文誤一分,江蘇省麵配江南省背。光緒元寶配大清龍等等。

比較少見的銅元有:廣西省光緒元寶。安徽省方孔幣、飛龍幣、五文、二十文幣。江南省二文、五文、二十文。江西大字飛龍,大清銅幣“汴”字二文、五文、二十文。四川省光緒元寶五文,二十文。大清銅幣“川”字五文,“準”字二十文。奉天紅銅中花。吉林萬年青圖案銅幣,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宣統三年大清銅幣二文、五文、二十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