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社交寶典(2)(3 / 3)

應征者:有家公司決定雇用我了,可是我還沒作決定,因為我想先和你們見見麵。我覺得在這兒向您提起別家公司的名號有點不適宜,您說是不是?

老板:從現在算起六個月後,你可以預見自己會在哪裏?

應征者:這份工作是不是一份長期工作?

目的:老板想看看應征者是否有誠意在公司久待?他是不是擔心公司值得耗費財力與時間去訓練這個人?或許他想知道應征者是否雄心勃勃,想在公司出人頭地?應征者不妨直接作答,但是了解老板的意向之後,就更容易提供正中老板下懷的答複。

睽違多時,重回職場

如果你的老東家縮編改組,你慘遭裁員;必須另謀高就,經曆一番折騰,如今終得回歸工作團隊,恭喜你了!專家告訴我們:求職是我們一生所麵臨到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如今,你至少已經成功地跨越這個關口。

擔心糊口生計,不斷外出謀事,會讓憂慮變成習慣。如今進入了新職業,你必定想擺脫任何心理包袱,因為你已經不必再到處去求人賜予你工作機會了。

現在即是你大展鴻圖的良機,你將會遇到新同僚,將要適應一位新上司及其作風。現在正是從事精神換檔的時刻,去習慣自己的新職位。一個人和藹可親,安詳從容。旁人自然樂於接近他;你的心態積極進取,同事自然會歡喜與你共事。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在這個期間,你對商業禮儀的掌握尤其是一項可貴的利器。現在,深深吸一口氣,重新意識到自己不再賦閑,而如今是一名重歸職場的老手。

或許你為人父母,有新生兒或稚齡子女需要全天候照料,因而中斷先前的工作生涯。

你目前的新工作也許與你從前的職位毫無關聯,況且時間相隔甚久,你的人生經驗已經多多少少地改變了你的人格。你睽違職場一段時日,職場本身當然也有所改變,至少,目前已人事全非,職場遣詞用語也與昔日大不相同,因此,你一定要加把勁,跟上時代的腳步。

如果你和許多在職父母一樣,有稚齡子女的負擔,家中事務全靠你來裁斷。商業禮儀為你帶來一則好消息:商業禮儀技巧不但可以在職場靈活運用,處理家務時亦嗬借此左右逢源,諸事順行無礙。

反之亦然。你一直運用商業禮儀的手腕和技巧來應付油漆匠、壁紙工、修車廠、鞋店店員、水管工人、孩子的教師等等,你自然而然地會將同樣的待人接物的技巧運用到新工作崗位上去,創造出一個殷勤祥和的工作氣氛。因此,你擁有的本事遠比你想像的還多著呢。

今日在退休後開創事業第二春者並非罕見。

如果你退休後,過了一段安閑日子,如今又重回職場,你的個人目標可能和創業初期大不相同。你也許曾做過主管,如今的角色卻迥然不同,或者,你現在接受的職位已講明了是一項臨時性工作。

如果你退休後遷居另一地,隨後才找到目前這份工作,或者你現在進入的是不同的行業,那麼,你應該預期新工作環境會與你畢生所熟悉的有所差別。新職場的工作同仁也許會比較輕鬆隨和,或許會比較拘泥形式。比方說,在以往職涯中你聽別人稱呼你“某某先生”聽慣了,也許會奇怪為什麼在新工作崗位旁人都直呼你的本名。

無論如何,要緊的是把重點擺在此時此地。

你也許不能完全倚賴舊式八股的人際技巧,必須隨時記取新潮流和新模式,並且還要留意別人對你言行的回應。

退休後重返職場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不會覺得自己塵封生鏽了!有句不知出處的德國名諺說得好:

“我一歇下來就生鏽。”

學習適應陌生的職場和不熟悉的工作方式,當然就不會生鏽了。退休前自然會不斷適應、學習和成長,可是許多人認為退休就好像領到一張職涯文憑,給人生匭上休止符,適應、學習和在職成長因而都變成過去式了。絕非如此!

你此刻正在閱讀《禮交寶典》,就足以證明你絕不認同那種心態。不過,為了對付這種僵化型心態,作者特別在此一提《唐吉訶德》裏的那句“警戒即警備,有備則無患”的名言,以期與讀者共勵共勉。

如果你因痼疾纏身或其他原因而睽違職場甚久,歡迎你再度歸位!你要準備去擁抱你新的自我形象,因為公司主管任用了你,表示他們對你有信心,新職銜也能幫助你刻畫出一個嶄新的自我。

任何人回歸工作團隊,懷抱著積極的心態,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弊。有新工作本來就值得慶祝,應該能夠幫助你整頓心緒。頭幾天你可能會戰戰兢兢的,但是如果你走馬上任時態度積極,生氣勃勃,就應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那句俗諺。

下麵的幾道問答題能幫助你鎖定可能會麵臨到的幾種狀況,如果你不滿意作者所提供的解答,你可以思考應付該項挑戰的其他方式,像這類練習能夠提高你回歸職場的心理適應強度。

如果你重返職場的身份是經理或主管,更需要詳讀下列問題,並且萬萬不可遺漏此部分的第二係列問答:“新官”上任的頭幾天。

走馬上任的頭幾天

問:雖然外頭車位都分派了標誌,我是不是仍然可以隨便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