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羅炳輝——從奴隸到將軍的36位軍事家之一(2)(3 / 3)

1946年1月3日食道大出血,經月餘治療,病勢得到控製。4月4日中共中央任命羅炳輝為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兼新四軍第二副軍長。4月底中止休養,抱病赴魯南前線視察,動員部隊做好反內戰準備。此行直至6月中旬病危。6月9日指揮部隊收複棗莊,殲滅國民黨收編後任命的少將司令王繼美及其所部近2300人。此役,是羅炳輝一生指揮的最後一次戰鬥。6月14日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揭露國民黨蔣介石的內戰陰謀。6月19日與陳毅等研究山東戰場局勢。6月21日,由於連日勞累,羅炳輝在嶧縣重病複起,高燒不斷,數次昏迷,疼痛難忍。因嶧縣醫療條件差,轉回臨沂治療。途經蘭陵鎮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於17時逝世。6月28日,安徽天長縣改名為“炳輝縣”(1960年恢複原名)。遺體於逝世第二日淩晨運回臨沂。臨沂召開十萬軍民的追悼大會,中共中央發唁電吊念。遺體葬於臨沂城外。後國民黨軍隊占領臨沂,羅炳輝遺體遭淩辱,幸得群眾的保護,至1950年臨沂華東烈士陵園竣工時,得以遷葬陵園,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任弼時等為羅炳輝將軍陵墓題詞。

1959年,天長縣建立“羅炳輝將軍紀念館”。

1987年8月1日,羅炳輝將軍銅像在安徽合肥衛崗(省軍區前)落成。雲南彝良縣建成“羅炳輝將軍紀念館”。

1989年11月,羅炳輝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3位軍事家之一(1996年增補為36位)。

1996年6月,安徽舉行“紀念羅炳輝將軍逝世50周年”係列活動。

1997年7月,江澤民為羅炳輝將軍誕辰100周年題詞:“人民功臣羅炳輝將軍”,11月——12月,中共雲南省委、昭通市委、彝良縣委,以及中共安徽省委、合肥市委、滁州市委、天長市委分別舉行“紀念羅炳輝將軍誕辰100周年”係列活動。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以及安徽省天長市分別塑建了羅炳輝將軍全身和半身紀念銅像,出版相關圖書和音像製品。

199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軍委、中共雲南省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羅炳輝同誌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張萬年出席炳講話,葉飛等老同誌也出席了座談會。

2004年3月-4月,“羅炳輝將軍紀念網”、“羅炳輝紀念館”、“羅炳輝將軍之魂”和“羅炳輝將軍網上祭奠館”等紀念網站相繼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