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盜洞,一尺多的直徑,但已經被人回填了,肯定是擊穿券頂了,他們取走了那麼多寶物,就怕裏麵所剩無幾了”顧教授真的很糾結,有種生孩子前的感覺,眼見著羊水破了,又怕出來的孩子醜陋。
“尺把多的盜洞下不去人,裏麵肯定還有東西”陳天星安慰道。
晚宴的主菜自然是蟠龍菜,還有石牌豆腐為原料的諸多郢都本地菜,郢都自古是富庶之地,漢江沿岸,水土豐盈,是楚國的陪都,有號郊郢,當時楚國的糧倉,孕育了諸多美食,當然還有諸多美女。
陪同一起就餐的的還有郢都博物館副館長牛東,楚州大學的王教授還在現場守著,山南道曆史研究所的研究員梁大珠,還有陳天星的本家楚文化研究理事會的陳振宇也不肯離開現場。
牛東不知道陳天星的底細,但有顧教授的推崇,也不敢怠慢,這不還有一個央視有一說一欄目的記者,所以他就負責給客人們解說郢都的風土人情。
住在莫愁湖畔,這話題就從莫愁湖說起了。
莫愁湖又稱滄浪湖,俗名北湖,位於郢都市郢中城區北隅,因戰國楚宮歌姬莫愁女而得名。莫愁湖麵積2平方公裏,湖內盛產菱角、鮮魚、蓮藕,為莫愁湖尚書省濕地公園的一部分。
莫愁湖景區融山水資源、人文資源於一體,是荊楚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湖上百島俊秀,水天一色。陽春白雪島上,白雪樓、陽春台隔水相望,仿佛莫愁再現;蘭台宮內歌舞升平,襄王把酒行樂,再現楚國風韻。下裏巴人島上,男耕女織,捕魚狩獵,山歌爛漫,情也陶陶。
這裏的山水孕育了一代絕世佳人、楚國偉大的歌舞藝術家莫愁女。莫愁女是楚國第一美女,楚國歌舞一代宗師。她貌若芙蓉,身如柳枝,可謂美貌無雙;她能歌善舞,唱起歌來如流水行雲,跳起舞來如嫦娥奔月;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導下完美演繹了《陽春》、《白雪》,並傳唱入歌,將楚國歌舞藝術推向顛峰;她與青年才俊王襄哥青梅竹馬,傾心相愛,產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後來,楚襄王欲召其進宮,強納為妃,但她品性高潔,不為財富所動,不為淫威所屈,毅然投江,以保名節,被譽為絕世“聖女”。
後據民間傳說,莫愁女並未死,而是被一漁民所救。自此,她遊曆於楚國的城鎮鄉村,廣泛采集各地民謠,並將楚國宮廷歌舞與民間民謠相融合,成為楚國文化的傳播大使。
十裏畫廊,是整個莫愁湖景區最為賞心悅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細窄逐漸寬闊,呈喇叭狀,且九曲回轉,湖岔眾多。這裏湖水清澈,水平如鏡,兩側蒼翠青山和著藍天白雲倒映在湖中,可謂湖光山色,引人入勝。兩側,隨著快艇掠過水麵,不時驚起飛鳥串串。由於這裏生態環境優異,引來各種珍奇飛禽不計其數,有鴛鴦、白鷺、野鴨、鸕鶿等數十種。湖岸上林木茂盛,花草叢生,時有一兩處紅瓦農舍掩映其間,恍若人間仙境。
當年的漢江,緊貼郢中石城而流;當年的莫愁湖,碧波千畝。隨著時代的變遷,漢江西移離城五裏之遙;莫愁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天下郡國利病疏》載:“漢水故道逼進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徒,新洪繞沿山灣東,去城彌遠。”《郢都縣誌·方輿》載:“自有顯陵後,明世宗惑於風水之說,堵塞敖口,迫使漢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漢,不複達莫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