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回歸儀式(1 / 2)

“我記得陳十七說過,李天傑有個節目通過了可能會壓軸,就是這首歌?”這個時候道台行轅采風部長王學奇正跟錢雲路刺史交頭接耳。

他們在離放鷹台不遠的道台行轅一個小禮堂裏,山南道道台行轅節度使賈正聲與經略使蔣一平帶著行轅常委的一幫人也在集體觀看回歸儀式。

這個賈節度使又是陳天星曾經說過的關門關窗關節度,假煙假酒賈經略的那個賈經略,現在也進階為節度使了。

錢雲路一邊看著演出,也在琢磨今天遇到的那個少年,難怪女兒女婿老是稱呼為妖孽,果然妖的不行啊,這時候聽到王部長說起,就順口說道“看到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沒有?”

王學奇搖頭,他也沒注意到哪停留了不過五秒的歌名演唱者曲詞作者名錄,邊上的行轅按察使劉亞東就皺眉“我看了一下,這首歌的曲詞作者是個外國人,這麼好的歌怎麼是個外國人寫的?”

“那是筆名,港都那邊的歌星們都有個外國名,詞曲作者不願意用本名的都會取個筆名,我看這個詞曲作者說不定就是華夏人,那個英文seventeen的意思是十七,在國外很少用數字做名字”鴻臚少卿丁楚英就說道,她是山南道道台行轅裏的女同誌,統戰工作自然跟外界接觸多了,了解一些國外習俗。

“十七?”王部長就有些驚詫的說出來,倒是錢刺史不動聲色。

“怎麼了?seventeen是十七的意思啊?”丁楚英少卿奇怪。

“丁少卿看到了那首七子之歌的曲作者沒有?”王學奇部長又問道。

“看了的,是哦,那首歌的詞作者寫的是十七改編自聞一多先生詩歌,作曲和編曲都是十七,這是個新人啊?文藝圈很少見到這個名字的,seventeen也是十七,這是筆名撞車了”丁楚英就笑道。

“有點意思啊?”王學奇部長就和錢刺史相視一笑,似乎在為心中有著共同的小秘密而歡欣。

“不過這兩首歌都是近年來少見的好歌大歌,這個劉旭堯和李天傑,還有七子之歌的王靖雯都不錯;當然那些所謂的大牌歌星也就那樣,熱鬧鬧騰倒是夠了”丁楚英自然get不到他倆的g點,還在盡心的為他們解說。

在這個萬眾矚目的時刻,劉旭堯的一曲《華夏人》可以說來得恰逢適宜,正應了那句話:“沒有最好的,隻有最合適的”。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這樣特殊的曆史節點,《華夏人》這首歌拉近了億萬華夏人的心,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

在這個特殊時刻,港都回歸結束了百年飄零,港都人也終結了無以為根的生活。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歡慶,是對港都未來的期待和祝福,也是對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期許和冀望。

這是一首流行化的愛國歌曲,劉旭堯和李天傑的華夏人開創了一個流派。

歌曲結束,掌聲雷動,全場起立,不僅是這首歌曲感動了現場的老老少少,也打動了電視機前的男男女女。

港都現場的觀眾起立後不用坐下了,已經到了曆史性時刻了。

中英港都政權交接儀式於1997年6月30日午夜舉行。23時42分,交接儀式正式開始。

23時56分,中英雙方護旗手入場,象征兩國政府港都政權交接的降旗、升旗儀式開始。出席儀式的中外來賓全體起立。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豎立在主席台主禮台前東西兩側的旗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