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空間區域土壤下構造簡介(89)(2 / 2)

按照這份寶貴的實驗記錄,我們可以推測土壤下麵的確是有著什麼東西的,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它的存在是對我們利好的:首先就是水,生物圈3號和1號空間不會下雨,水源全靠地下水供應,但是土壤的厚度本來應該儲存不了多少地下水才對,也許就是土壤下麵的神秘區域和物質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水,地下水流淌的區域就在土壤和神秘空間的夾縫中,也說不定。與此同時,這神秘的土下物質還會對水源和土壤進行淨化。我們曾經抓過一些把汙染物和排泄物打了一個深坑往下排的笨蛋,隨後進行的檢測表示,除了周圍的區域確實被汙染了,其影響的範圍竟然不會超過幾十平米,遠遠低於地球上同樣情況的汙染範圍——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便糟蹋這裏的環境,基地經過研究決定對產生的汙染物均要最大可能的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再利用,然後實在不行再拋給“龍宮島”,否則嚴懲不貸。我們也有基地官方所有的,專門借助土下空間處理汙染物的設備,目前來看運轉良好,被處理的汙染物也是神秘消失了,並沒有在哪裏再冒出來的目擊報告,但是,如同那個“喂,你好!”的童話,再出現在哪個地方,也是說不定的,哈哈。

由此,我在這裏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方,我們生活的區域好像一個個花盆,有著看不見的力量幫著我們搭理花盆本身無法處理的事情,我在研究中還有一個發現可以佐證這個假說:就是在1號空間雖然氣候和溫度大體相同,但是其實地貌和環境不同區域相差甚大,好像因為節省空間被擠到了一起一樣,不用說地球,就是在地球上搞一次大規模的模擬實驗,很抱歉,現在的科學水平也達不到,即便對於龐大的1號空間,這種環境地貌甚至其上的植被陡然變化,需要的空間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個現象,我做了一個猜想,就是下麵的神秘物質也在幫忙調解土壤成分,或者表層植被也有影響,甚至搬運土壤直接替換它們也說不定,畢竟讓一個大花盆種上需要濕度不同的植物,還要讓它們存活,勤換土這時最常見的操作了。以及,雖然不便多說,在基地及其附近空間,也存在著利用地球的辦法進行的開采礦物活動,雖然有著標準的地貌,但在這薄薄的土壤層上作業,竟然意外的順利,礦物也沒有衰竭,真是不可思議,這樣我的神秘物質輸送說又有了一分可信度。

那麼,最後還有什麼需要各位了解的呢?那就是這些花盆土裏其實除了石頭並不是空空如也的,有是著一些人類遺跡的!我說的不是合眾國或者我們自己留下來的,而是更遠在科學家到來之前的人類遺產!雖然非常罕見,但是如果各位在生產生活中發現了這些寶貴的古董,還請拿到我這裏來做研究使用,我會給發現者豐厚的報酬的!——畢竟,你們也無法拿回地球到古董商店裏換錢,這裏也很少有人收集古物,會因此施舍給你們幾個證章。

同樣的課程最後講一句:以上就是基地拜托我給你們講解土壤層及其以下的必要的知識,不懂的人若認為自己有有價值的問題,安可以幫你們解答,如果她不知道的話,我會挑一些在下一堂講座中給來聽的閑散人員們講一講,還是那句話,其實有些事情知道大概就行了,不必刨根問底,下課了,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