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爸叫趙波,好歹呀讀了幾年書,那時家裏勞動力少,日子也窮苦的要命,不過孩子他爺奶還是讓上了。不過那時趙波調皮搗蛋的,也不好好上學早早的初中沒念完就不上了。雖說上了幾年學不過是個認死理的人,人老實,上了幾年學就好歹認了些字。看著那些有文化的人生活的本事趙波心裏也是希望自己孩兒能夠好好讀書的,不能像自己沒本事。
孩子出生必須有個名字,為了取名可愁壞了趙波,讓別人起吧,身邊都是些莊家人沒啥文化,好歹i自己讀了幾年書不能落了麵子不是。左想右想最後這孩子名字有了著落叫趙光。趙光,趙光,老趙家的光,趙波心裏覺得不錯也沒再仔細琢磨琢磨就這麼叫上了。不過莊家人都不興叫人大名的,得起個小名呀,就叫蒙吧(meng一聲),叫習慣就順口了。於是蒙就這麼來了,來到了這個普普通通的人家。漸漸的被這個家裏的親戚,村裏的人孰知。鄰裏的見了逗逗蒙,並誇蒙張的好看,趙波,張愛笑著應承著,心裏樂嗬嗬的。想著我兒子以後咋樣出息。
就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子因為這個小家夥的降臨開始了。日子雖然清苦但也還行。不過趙波脾氣不大好,喜歡喝點酒,在外麵特別老實,時不時的就會受點不順心的鬱悶,喝了酒回家容易發酒瘋。年輕時候對老婆不是罵就是打,不體貼老婆,平時罵罵咧咧的,滿嘴都是髒話,你馬勒戈壁,你這個王八操的,丈人操的,朝巴……張口就來,有時候還動手打,家裏的唯一的衣櫥玻璃都被打碎了。唉趙愛是個可憐的女人啊,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可是想著自己的幼小的兒子就慢慢的忍受著,次數多了慢慢習慣了這種打打罵罵的日子。其實在他們那個時代女人的地位還是很低的,好多同他們那個歲數的人都打老婆。農村的女人,沒知識沒文化,受苦的命吆。唉?。張愛無疑就是苦命的女人,雖然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希望寄托,不過有一次她被趙波打罵後心裏想不開準備喝農藥自殺,幸虧趙波奪得快。那個年代的農村女人很多都是認死理的人,不懂什麼理,一有事想不開可能就會喝藥自殺。這也怪那時家裏太窮了,要什麼沒什麼。蒙小的沒有像村裏同齡人玩伴那樣吃得好,穿的好,蒙想要吃點東西家裏沒錢買,隻能看著人家吃這吃那。一年到頭沒什麼衣服穿,穿的都是蒙的姐姐穿過的,新衣服不多,也就過年的時候能穿件張愛自己套的棉襖了。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蒙一天天長大,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日子過去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