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定罪,這無疑是件既困難又簡單的事情。
太後冷冷注視著吳剛,不言語,皇帝還是個七八歲的孩童,隻知道在太後身邊站好。
一時間,場間一片寂靜。
吳剛見狀也沒有太過驚訝,畢竟不是誰都有勇氣,給自己懲罰的。
“這樣吧,下罪己詔,退位讓賢,我可以給你們錦衣玉食,過完下半輩子。”
吳剛並不是蠻不講理的人,雖然這方天地,被這群人弄得烏煙瘴氣,但麵對七八歲的無辜稚童,吳剛還是沒有狠心揮動屠刀。
太後聞言倒也沒有太過驚訝,無非就是這個結果。
若是吳剛殘忍的殺害了七八歲,年少無知的皇帝,怕是會引起全天下眾人的激憤。
當然了,這並沒有什麼用,吳剛並不在意這些,從吳剛殺掉長安城內,所有商賈富戶就能夠看出來。
現在,吳剛肯給年幼的皇帝一條生路,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我答應你。”
太後回了一句,不再多言,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她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資格。
吳剛點點頭,倒是有些讚賞這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了。
真不愧是玩弄一國於鼓掌之間的奇女子。
“好了,現在你們說說,自己該當何罪。”吳剛這話,是對朝中眾人說的。
這些人,食君之祿,卻不擔君之憂,害的皇帝淪為亡國之君,他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多大臣戰戰兢兢,不敢言語,沒有諸葛從戎的帶領,他們群龍無首,不知所措。
吳剛見狀,眸子一寒,“來人,全部拖出去砍了!”
這話令人咋舌,震撼,這簡直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吳剛雖然天縱奇才,但是妄想能夠一人治理好國家,那是絕無可能的。
這些大臣庸碌無能,該殺,但卻殺不得,不然的話,整個大宋都將癱瘓。
這也是太後對諸葛從戎恨之入骨,卻又不得不聽之任之的原因。
隻有諸葛從戎才能夠治得了這些混賬,才能夠驅使這些混賬辦些有用的事情。
太後看吳剛如此殺伐果斷,有些迷糊,猜不透,看不清,吳剛到底是怎樣的人,行怎樣的事,目的是什麼?
當然了,如果太後能夠看得清,那她就不會淪為階下囚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太後自然是樂得清閑,反正以後這帝國神器,已經不關她的事情了。
底下的大臣們,見到吳剛如此草率就要殺了他們,統統傻眼了。
吳剛還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啊。殺了他們,天下豈不是得大亂?
好吧,雖然天下已經大亂了,但總得留一些有用之人,來治理百廢待興的國家吧?
可惜,他們並不是有用之人,起碼在吳剛心裏不是。
這些國之蛀蟲,吳剛恨不能殺之而後快。現在有能力,有機會,吳剛當然不會放過。
就這樣,一幹人等,三公九卿,統統被吳剛推出去砍了。
不得不說,吳剛這麼做,確實是激起了將士們的熱血雄心,這些高高在上,視眾生為螻蟻的“大人們”,平日裏沒少作賤他們。
現在能夠一刀砍了他們的腦袋,還真是……爽!
……
話說“潛龍”司馬如意。遠赴天下東南之地,吳氏豪族的地盤。
為了聯吳抗吳,他也是豁出去了。
本來還有一人,負責前去聯絡太後,要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吳剛。
可惜,太後直接把信封砸在了信使的臉上,一把砍了他的腦袋,隻留下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