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四十多歲,卻真是隱居的高人,不僅擅於手工製作,而且裝飾手法一絲不苟,那兩把彎刀完全是當做藝術品來製作的,刀體啞白,刀尖微翹,護手是淺紫色,把手纏著真絲和皮革,刀鞘頭上鑲著一個碩大的假珍珠。尤其重要的是,兩把刀並在一起,中間幾無縫隙,如同一把,共用一個刀鞘,真是巧奪天工。
刀體全長四十五公分,材料是鈦合金,沒有開刃,看著是好看,冷峻的金屬質感配上刀鞘、刀把的豪奢多彩,格外奪人眼球。但中看不中用,太輕,太花哨,沒有刀刃,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完全符合王石所要求的“女俠玩具”特點。
其實鈦合金這東西,名頭挺唬人,實際上特別不適合加工玩具,主要是因為硬度高,比強度太高,還黏刀口,特別容易弄壞機器刀頭,材料的價格還比普通材料貴許多倍。按理來說,做這種玩具最好的是鋁合金,但遇到王石這樣的小青年,荷爾蒙分泌不正常,懷著難以描述的小心思,不計代價的用上了。
這次楊師加工鈦合金的時候,王石看著眼熱,臨時給自己設計了一把匕首,額外費用加了一千五,請楊師順便加工好。不過,這把匕首是開了刃的,與網傳的多功能軍刀有些相似,背後有倒齒,刀把末端有六方孔。可以劈砍,可以鋸木頭,可以開啤酒瓶,六方孔可以擰螺絲,也可以掛繩子輔助攀援。匕首沒有鞘,而是用了一個木匣子裝著,古樸典雅,從外麵包裝看,就像過節送人的禮品。
為了這兩份東西讓王石能夠正常坐車攜帶,楊師非常善解人意,給他出具了兩份工藝品證書,燙金字,紅絨底,裏麵除了描述工藝品的尺寸、材料、名稱等必要細節之外,下麵還赫然加蓋著省文物廳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公章。
楊師不僅是民間鍛造加工大師,還是各種金屬類工藝品造假大師,據說他早年間曾經製作過一把仿古青銅短劍,被一位日本巨商當成古董高價收走。後來還製作了一個青銅鼎,因涉嫌倒賣禁止出境類文物被調查,有關部門後來也多次勒令他停止交易。
王石現在,背上正背著兩件大師級的工藝品,他回望了一眼山村的景象,然後滿懷壯誌的往回趕。
山間不知什麼時候起了大霧,籠罩在前麵路上。一開始隻是淡淡的一層,但不知不覺間就濃厚起來,逐漸遮掩了遠處的風景。
本來從村道出來,拐過一道山梁,下坡走不遠就是省道,省道上好多趟公交車可以回去。可是王石今天在霧裏似乎迷路了,拐過山梁,居然是亂草叢生的山溝,連沙土鋪成的路麵都找不到了。
王石警醒到走錯了路,趕緊回頭趕,但是,居然走來走去,找不到村道了。
這叫什麼事情!
又轉十幾分鍾,前後左右均兜過兩圈,仍舊沒有找到出路。王石又煩又燥,打開了手機地圖,點開了定位係統查看。手機上赫然顯示自己正站在省道邊緣!雖然能見度很低,前方隻能看見十幾米,但是眼前該有的省道,絕對沒有!
封建迷信中所謂的鬼打牆,就類似於這種情況。但王石不信邪,他是學生黨員,積極的唯物主義者。那麼,哪裏出問題了?
手機上的地圖有偏差?或者衛星定位不準?再走走看……
順著地圖導航,明明顯示的是走在省道上,但實際上走的是山坡野路,甚至沒有路,周圍看去,就是草、樹、石頭。
找不到省道,王石幹脆拔出匕首,當做開山刀使用,也給自己壯膽,他順著導航地圖上的“省道”,一路披荊斬棘,往家的方向趕去。反正是隔壁鄉鎮,走路也走的回去!
山村裏長大的孩子,自然走過無數山路。哪怕沒有路的野嶺荒山,也不在話下。體力好,膽子大,勇敢而樂觀。
要是城裏麵的小夥子,連續走上幾十裏的山路,會崩潰哭泣的,可王石隻是擦幾把汗,就默不作聲的繼續前進。
走啊走,走啊走,霧還是很大,能見度依舊很低。
其實王石心裏是一直發虛的。走了那麼久,路上居然一個村莊都沒有遇到。
早晨吃了楊師家的兩個餅,當時不好意思,沒有放開,半飽。然後中午沒有吃飯。現在天已經接近傍晚,該吃晚飯的時間到了,肚子裏響起一陣陣咕嚕聲,不斷提醒著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