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閣老的人,至少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而作為陰陽師的當朝閣老,更是鳳毛麟角,尊貴無匹,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夥馬賊,需要驚動如此厲害的人物出手。
看來此行的任務真的不那麼簡單啊!
劉文俊知道自己說漏了嘴,連忙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生怕宇文辰逸繼續在三人身份上糾纏,轉移話題道:“你就別問這麼多了,總之,這次的任務順利完成之後,我會調往兵部任職。”
說道這裏,臉上的欣喜,幾乎難以掩飾,瞟了車陣中的三人一眼,溫聲對宇文辰逸說道:“正好,我也可以借這個機會,推薦你去參加兵部的會試。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會順利拿到文將稱號,到那時,我也就算是無愧於你父親的所托了!”
說完之後,劉文俊意味深長的拍了拍宇文辰逸的肩膀,快步而去。
一瞬間的呆滯過後,宇文辰逸手掌微微一緊,心中的疑惑被滿腔的驚喜所替代,兵部會試,自己離父親的期望又近了一步。
大唐帝國自開國以來,便講究文治武功,想要在軍中出人頭地,首重第一條,便是要通過兵部會試,獲得(文將)的稱號。
這除了要弓馬嫻熟,武藝高強之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能識文斷字,通曉詩書謀略,精通經史典籍。
正所謂“文韜武略”,隻有獲得了(文將)的稱號,才能擔任軍中的高級武官,否則任你武技再高,軍功再大,也隻能是做副職。
宇文辰逸出生將門,曆代祖先皆是武技超群,能征善戰之輩,為大唐帝國的開疆裂土,立下過許多戰功。
但卻都因不是文將,而隻能在軍中擔任低階武官,即使是官職做得最大的父親宇文拓,也不過是個從五品的副統領官銜。
父親宇文拓為此耿耿入懷,從他三歲開始,便請人教他讀書識字,自己則親自督導他練習弓馬劍術。
宇文辰逸天資聰慧,十歲便通讀詩書經史,尤善兵法謀略。
對於行軍布陣,深有研究,在推演之中,連宇文拓也經常拜下陣來,小小年紀便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資。
宇文拓甚感欣慰,對他寄予了極高的厚望,不惜傾其所有的來培養他。
可惜他的命運卻是不好,十歲時,母親病死,十二歲時,父親戰死。
宇文拓在臨死之前,將他托付給了至交好友劉文俊,讓他投身軍營,為國效力,並考取(文將)的名號,以光宗耀祖,振興宇文家。
宇文辰逸牢記父親的遺言,在家中為父守孝一年之後,便投身在了劉文俊的麾下,做了一名征戰四方的玄甲軍士。
他為人勤奮好學又機警聰明,十五歲便立下戰功,升職做了校尉。
劉文俊見故人之子如此上進,將來成就不可限量,自然也是樂意提拔,這次的“剿匪”任務,便是刻意的安排。
至於肖文鋒,則是劉文俊的外甥,這小子自幼天生神力,酷愛舞刀弄棒,刀法尤其出眾。
他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中校尉,在他十四歲那年,不幸死於戰場之上。
馬革裹屍,大概就是這些軍門的最終歸屬!
“父親,您放心,孩兒絕不會辜負您的期望,一定會將宇文家發揚光大的!”宇文辰逸劍眉飛揚,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而倔強的目光。
抖了抖身上的鬥篷,腳步輕快的奔走於被他射殺的蒼狼屍體間,將雕翎金箭一支支的從蒼狼的身上拔出,在狼屍上擦拭幹淨後,又重新插回到箭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