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張之洞翻臉剿義兵(1 / 3)

公韌說:“這都是劉學詢耍的陰謀,什麼兩廣獨立呀,什麼孫李康大聯合呀,什麼給6萬元啊,這些都是幌子,最重要的是劉學詢早已接到了清廷的電報,對康有為‘活上斃次’,除掉康有為是他們的真實目的。我們還沒到新加坡,可能他早已通到內線,給康有為說了有日本人要謀殺他的消息。這個康有為傻兒呱唧的,就這麼上當了。這樣,他就離間了我們革命黨和保皇黨的關係,如果我們兩派真的聯合起來,對清廷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政治和軍事敵人。劉學詢真是用心良苦啊……”

孫文考慮了一番說:“你說得可能有些道理。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公韌說:“李鴻章這個老官僚老奸巨猾,他怎麼會和我們革命黨和保皇黨聯合,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兩廣獨立,三派大聯合我想根本就不可能。還是打了盆說盆,打了碗說碗顧眼前吧,武漢那邊勢如危卵,千鈞一發,說不定什麼時候,張之洞和李鴻章一樣,那臉一翻,我們幾十萬弟兄可就遭殃了。”

孫文點了點頭說:“你的意思是盡快趕到武漢,對唐才常痛說厲害,叫他早做準備,盡快挽救出我們這些革命的力量。”公韌點了點頭說:“是的。”

孫文給公韌下達了命令,馬上動身趕往武漢。

武漢的情況也是複雜和多變的。

義和團在北京興起後,英國一方麵極力拉攏張之洞和劉坤一簽訂了《東南互保章程》,建立了自己獨有的勢力範圍,一麵策動康有為指使自立軍擁立張之洞在長江流域宣布獨立,建立“東南自立之國”。唐才常、林圭等奉康有為旨意,也曾勸說張之洞宣布獨立,脫離清政府。在清廷、英國和自立軍三者之間,張之洞反複權衡,態度曖昧,但到自立軍起事前,慈禧與光緒已從北京安全逃往西安,清政府得以苟延殘喘,情況一下子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讓自立軍蒙在鼓裏的是,張之洞考慮再三,權衡利弊,又決計回到清廷懷抱,剿滅自立軍,並將這一決定通知英國駐漢口領事傅磊斯。英國此前雖然暗中支持唐才常,有意把自立軍作為可以利用肢解中國的途徑之一,但此刻八國聯軍正與清政府洽談媾和條件,對慈禧采取“保全主義”;這時英國也懼怕自立軍起義動搖它在長江流域的統治秩序,故轉變態度,支持張之洞撲滅自立軍。

唐才常、林圭等人考慮到目前捉摸不透蘊藏著種種危險的嚴峻形勢,隻好決定破釜沉舟,於8月22日在漢口起義,湘、鄂各地同時並舉,計劃漢口自立軍先奪取漢陽兵工廠,解決武器裝備後一舉占領武漢三鎮,然後揮師西安,救回光緒帝。

公韌很快回到了武漢,找到了唐才常,先把廣州、香港的情況彙報了一遍,然後說:“唐總司令,有一件事我不明白?”“什麼事情你不明白?”唐才常問。“為什麼我們的總機關還不換個地方?”

唐才常的眼睛似乎隻盯在一個地方,好半天才說:“這幾天太忙了,把這個事兒忘了。不過從目前形勢來看,我們和英國朋友一直有聯係,他們還不會把我們怎麼樣?再說張之洞吧,和我們的關係也不錯,他就是翻臉的話,也別忘了這是英租界啊!”

公韌說:“那是以前,現在的形勢是慈禧和光緒已經逃到了西安,清廷的大局已定,如果張之洞繼續投靠清廷,和英國聯合起來,進攻我自立軍,我們就危險了。我們的總機關早已經暴露了,還是趕快轉移為好。”

唐才常說: “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我們馬上就要起義了,漢口的這個機關各路自立軍都比較熟悉,便於聯係工作,等忙完了這一陣,我們馬上就把總機關轉移。”

公韌提醒說:“我們目前真是在刀口上過日子,已是千鈞一發之際,時刻有被人家剁了吃了的危險,我看還是趕快轉移吧!”

不過,唐才常還是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認為起義馬上舉行,不會出什麼亂子。

8月21日深夜,公韌在睡夢中突然被驚醒,感覺到外麵人聲嘈雜,喊聲震天,像是無數的軍隊包圍了自立軍機關。從窗口向外一望,隻見密密麻麻的清兵,手執火把,照得黑夜如同白晝一樣,而外國的巡捕一個人也看不到了。公韌心裏歎道:“洋鬼子和清狗子終於下手了。早知道如此,總機關就該早早地轉移啊!”

公韌急匆匆地到了唐才常的屋裏,見唐才常、林圭、付慈祥、田邦璿等已各執武器在手,要與清軍們拚個你死我活,而唐才常懷裏的唐青盈卻還在哭個不停:“親爸爸……親爸爸……我們怎麼辦啊……親爸爸……”哭得唐才常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