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逐鹿之野(1 / 2)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傳說公元5000多年前,苗族始祖蚩尤帶領強大的九黎族與軒轅黃帝帶領的炎黃部落為爭霸中原決戰逐鹿之野。蚩尤,苗族始祖,號稱戰神,乃苗族之祖九黎部族的首領。在逐鹿之野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於是蚩尤作大霧彌漫三天三夜,黃帝之臣風後在北鬥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衝出大霧。

又有傳說黃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幫助,製作了80麵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黃帝與蚩尤的戰爭延續了不少時日,最後的決戰進行於冀州之野,《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述了一個傳說,“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複上,所居不雨”。

千年來這樣的記載有千千萬萬個版本,但是不管是那個版本,也不管是那個傳說,總之這段延綿於曆史長河中的記載,傳到最後都變得神乎玄乎的,搞得人們都不知道應該當神話還是當曆史來聽來述說了,也不知道到底那個版本才是事實?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代表炎黃部落的軒轅黃帝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代表九黎氏族的戰神蚩尤戰敗了。當然這個不是主觀的認為,整個九黎後裔的苗族氏族確實是在逐鹿之戰後,開始了一段苦難的曆史。

逐鹿之戰後,炎黃部落為了避免善戰的九黎族卷土重來威脅到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對整個九黎族展開了滅族的屠殺,因為戰神蚩尤的隕落,整個九黎族一下從九天落入塵土,整個九黎族不再強大無比,整個九黎族開始從中原這片故土四下潰逃,從此開始了一段千裏流亡的苦難。

這場苦難持續千年,許許多多還沒有來得及逃跑的族民被屠殺,許多氏族被滅族,從此在這片星球消聲滅跡,還有一些勉強活下來的也遭受著非人的奴役與折磨,生命如草芥;勉強潰逃出來的族民雖然很多,但是許多卻被追殺而來的炎黃部落一點一點的消滅,許許多多的族民卻是在的路上因為恐懼和疲憊、饑餓和疾病而死,可以說這段逃亡之路時間之長,地域之廣,殺戮之大,空前絕後,整片神州大地,毫不誇張的說,屍橫遍野,生靈塗炭,整個中原大陸被燒成了黑色,湖泊江河也被染成了紅色,整個山丘被屍骨堆成了白色。

經過了千年的逃亡,潰逃的苗族氏族有些逃向了東方之陽,有些逃到了南方之山,有些逃到了北方之極,還有一些逃到了西方之陰,總之,哪裏沒有追殺就逃往哪裏,哪裏可以活命就逃到哪裏。而逃到西方的這些氏族為了活下來,最後不得不逃進了大陸西部的禁地——西方之陰的蠻荒之界。

蠻荒之界,大陸西部邊陲的未知之界,中原各大部族隻知道那裏是太陽落下的地方,西方之陰,苦寒之地。自從一個叫做誇父的神人為摘下太陽溫暖部落而去追逐落日,結果一去不複返,整個人最後消失在裏麵,人們再也不敢靠近這裏,久而久之這裏也變成了大陸的禁地,人們還給它取了一個禁忌的名字——西方之陰的蠻荒之界。

蠻荒之界是一座古老的原始森林,它的存在可能和這片大陸一樣久遠和神秘。這裏由十萬大山組成,百萬的奇峰聳立入雲,千萬條溝壑在這裏縱橫,數不盡的怪石在這裏林立,千奇百怪的野獸在這裏橫行,無數的蛇蟲鼠蟻更是神出鬼沒的,常年的瘴氣縈繞著,讓人總是無法窺見一二,總是那麼神秘莫測;一條延綿萬裏,千絲萬縷彙聚而成的清水江貫穿其中,時而靜默無聲,時而磅礴咆哮,時而無影無蹤……..可是說這條清水江孕育著這蠻荒之界所有的生命,也可以說就是這清水江就是蠻荒之界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