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時間匆匆而過,淩若塵一行人冒充著香料商人幾日內都早出晚歸的不斷的托著人找關係,漸漸的讓暗中監視的人放鬆了力度。
“殿下,今日行動。”
“她們還是要走那鳴冤路麼。”淩若塵握了握拳頭,聲音有些艱澀。
“是,殿下,她們以死相逼。”
“唉,她們受罪了。”淩若塵眼中有些動容,半響輕聲開口。
“……殿下,她們心甘情願。”
搖了搖頭,淩若塵揮手讓人離開,仰頭望著剛剛熄滅,還冒著青煙的紅燭,“我隻是利用她們而已,值得麼。”
“值得。”堅定的不容許任何人質疑,天辰起身,走到淩若塵身邊握住淩若塵的手,“你值得。”
……
天月宮北門前有一條長長的布滿鋼釘的石路,長約十丈,被天月百姓稱為鳴冤路。
有冤者跪行通過可麵見女皇上報冤屈。
這是不成文的規矩,膝行而過一般來說不會死,卻極為痛苦,除非有大冤屈者,基本無人願走,即使走了,也很少有人能堅持完成。
這日,鳴冤路前結伴而來數十人,相互攙扶著大呼冤屈,上有年過半百的老者,下有不滿十歲的稚兒,對著三位錦衣華服的女子俯首叩頭,“殿下的聲譽靠你們了。”
三位女子望著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的鋼針,輕輕一笑,“就算要我們死,我們也要為殿下正命。”
三人對視一眼,眼中一片視死如歸,走至鳴冤路前,跪下,身體有些顫抖,冷汗滲出,鮮血染紅鳴冤路。
三人強行壓下痛吟,揚聲道:“風黎百姓為太女殿下鳴冤。”
身後數十人再度叩首,抬頭,“風黎百姓為太女殿下鳴冤。”
得知消息前來圍觀的人群安靜下來,滿眼震驚的看著眼前的一幕。
三人咬牙挪動膝蓋。
第一步,“殿下隻怕萬一,不顧世人言論嘲諷信任國師。”
第二步,“殿下說,以萬千百姓生命為賭,我輸不起。”
第三步,“殿下不顧身份,與我們同吃同住。”
第四步,“殿下為我們花費萬兩,修地道,修水壩,起早貪黑,從不說苦。”
一人支撐不住,向著鋼針倒下,另兩人慌忙扶住,三人對視,相互支撐。
“我們不信殿下,大水之日被困山上,山洪來襲,殿下為我們站在滔天的洪水中阻擋巨石。”
三人心情悲傷、感激、憤恨……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三人身上的痛苦消散了些許。
三人加快速度,但總歸消耗極大,聲嘶力竭的呐喊小了很多,但在這鳴冤路周圍越圍越多的百姓都安靜的沒有任何聲響的情況下,依然響亮的傳的很遠。
“我們不信她,不信她!殿下她卻一次次不顧生命危險的救我們,她是太女,是我們北月唯一的太女,高貴神聖,卻為了我們滿身是傷,滿眼的疲憊。”
“殿下姐姐最好了。”小小的孩童哽咽的開口。
“殿下,沒有您,老婆子活不下來啊。”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婦人滿眼是淚的開口。
……
聲聲泣血般的聲音和那蔓延在鳴冤路上的鮮血讓所有人無措,她們的太女沒有變,是她們聽信了謠言麼……
“陛下,鳴冤路上,有人為太女殿下鳴冤。”
金碧輝煌的大殿上,一穿著侍衛服的女子匆匆跑到最裏邊的寢殿中,顫顫巍巍的叩頭稟告。
半響沒有聲音傳出,女子小心的抬頭,形如枯槁的女子大睜著眼睛看著她,本是英氣美豔的臉如今卻青灰的透著死氣,陰森森的讓人心驚。
女子慌亂的垂下頭,牙齒有些打顫。
“為太女鳴冤。”
床上的女子聲音虛弱,卻讓跪著的女人感覺怪異,壓下心裏湧出的奇怪之感,女子恭敬的將宮外鳴冤路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報告給淩落英。
“鳴冤,她……”
“報。”門外突然傳來的聲音打斷了淩落英的話,淩落英看了眼坐在床邊低眉斂目的男子。
男子微微點頭出去,片刻帶著一人回來。
來人垂著頭,還未到寢殿便已跪下叩頭,“陛下,xx城、xx城……幾城,封黎百姓跪在城主府門前為太女申冤。”
壓抑,淩落英不語,來人隻能膽戰心驚的跪在原地等著淩落英的指示。
淩落英眯起眼,眼中有什麼一閃而過。
“報。”
男子一頓,看了眼淩落英後再度出去開門詢問,片刻又帶回一人。
所報之事與之前的人大同小異,都是為太女殿下申冤。
淩落英青灰的臉色變得鐵青一片,目光不明的看著跪了一屋子的人,半響才淡淡的開口,“宣。”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