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神奇石頭、煉鐵爐、模具,還有諸多造船事項。
很是無奈的起床,蹲到地上撿起樹枝,就開始繪製想象中的大船。
以前就喜歡繪畫,閑暇之時,經常背著畫夾外出采風。多年養成的繪畫功底,很快就在遠古茅草屋的地麵上,刻畫出栩栩如生的大木船。
畫圖並不是什麼難事,遠古建造大船卻是難上加難。要知道遠古世界一窮二白,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各項基礎設施全要新建。
在科技發達的前世,船隻的動力是由發動機提供,可是在遠古世界哪裏有這些東西,依靠的也隻有人力或風力。
即便是如此的無奈,張立疆設計的大船,充分運用了物理機械的原理。船身內部是由大齒輪帶動小齒輪,再用腳踏動力進行傳導,驅動船尾的渦輪扇葉,而水下也少不了船舵控製方向。
然而,設計這一切的信心,全都取決於昨天在天湖挖出來的神奇石頭。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即便是張立疆再興奮,再激動,也隻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這一覺直接睡到了傍晚,要不是腹中饑餓,估計還能睡到次日清晨。
睡醒後發現奶奶不在家,桌上還擺放幾碗冷湯冷肉,於是也懶得去熱,吃得狼吞虎咽不亦樂乎。
飯後借著油燈微弱的光芒,張立疆又開始研究之前刻畫在地上的草圖。
隨後又發現一個新問題,遠古世界沒有長度標準,而自己設計的造船部件,無法精確刻度,隻要差一絲都造不了大船。
鑒於尺寸的重要性,於是就找到一根平直的樹枝,又蹲在地上製作尺子。
並不是張立疆喜歡蹲著幹活,茅草屋內也不是沒有桌椅,隻是遠古人用的桌麵很不平整,坑坑窪窪無法精準的刻畫長度。而地上的土質鬆軟,隻要用手撫平就能作畫,很是方便。
首先要確定出相等的刻度,可是手工標注的刻度誤差非常大。想要製作出精確的尺子,就必須保證平直的尺身。
憑著遠古現有條件,隻能用兩種方法去解決。
一種是將石頭磨成平整的石條,這種方法耗時耗力,手工誤差還很大。
另一種則是用線拉直,在木板上彈出直線後再鋸成直尺,可是遠古哪裏有鋸子?很是鬱悶,很是糾結的不要不要。
第二日清晨,滿臉困倦的張立疆找到曹鐵匠,剛見麵就迫不及待的喊鋸子。曹鐵匠明白到訪目的後,說的一番話又讓張立疆非常沮喪。
想要製作鋸子好辦,可是煉化鐵水的難度很大,其次是神奇石頭沒有低溫就不能變成粉末,怎麼去製作模具。而此時僅是春夏季節,等到冬季還需要七八個月。
如果是在前世,會有很多方法進行製冷,可是在遠古世界,隻能利用自然環境想辦法。
張立疆很是沮喪,不甘心的問道:“曹鐵匠啊!你說去哪裏能找到寒冷的地方?我不能等到冬季才去造船。”
曹鐵匠思考片刻,說道:“天湖村附近有很多高山,山頂上常年有積雪,如果能將神奇石頭拿到山頂,那就能凍成粉末。再將石粉帶回來製成你要的模具,放在火上烘烤就能製作鋸子,可是想要煉出鐵水真的很難。”
對於這個喜憂參半的好消息,張立疆興奮的想要狂喊一聲,立刻就要拉著曹鐵匠去雪山。
曹鐵匠很清楚雪山的凶險,由於山勢陡峭,常年積雪又不利於攀爬,隻有極少的人才敢爬雪山。而天湖村還真有兩個人爬了上去,當初也是九死一生才回來。
張立疆自認小命很精貴,攀爬雪山不亞於天湖的食人魚,都是些危險的不要不要的事情。
曹鐵匠也不敢讓尊貴的三傻子神使爬雪山,雖然有神靈庇護,可是萬一出了什麼意外,今後也別想活了。
於是婉轉的提出讓其他村民爬雪山,而張立疆更是雙手讚同,立刻就和曹鐵匠在村落選人,還催促他們背著石頭馬上出發。正所謂死道友,絕不死貧道,更何況遠古的小馬仔。
隨後又過了兩天,曹鐵匠用軟木雕刻出鋸片以及銼刀模型,剩下的就是等神奇石頭從雪山回來。
既然要製作造船的各種工具,需要的模具非常多,而張立疆隻負責畫圖,雕刻木頭的事情交給了曹鐵匠。
造船的零部件,必須考慮鐵的硬度和耐磨性,這就需要不斷熟悉煉鐵爐。以往曹鐵匠都是直接燒紅鐵礦石敲打,費時費力廢品頗多。
而現在用神奇石頭做模具,這些難題迎刃而解。張立疆隻需用神奇石頭製作出煉鐵爐,曹鐵匠再去煉化鐵水,然後澆鑄進模具中冷卻成型。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之後,前去雪山的幾位村民帶著石粉回來。或許他們虔誠的想要為神靈辦事的決心,爬雪山時雖然很凶險,卻沒有死人,僅有一人受輕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