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角鬥.紛爭 第四十一章 勾出往(gu)事(1 / 3)

風波已平。

那次說話往後的幾日裏,新駐民的使者們在苦求無果後發生了一次聯合衝擊禁地的大規模事件,在通道內沒能走出30米便被機關殺怕了,紛紛都離開了克裏塔普,他們沒有派常駐使者的理由,也沒什麼用。

此外,普維、卡格博與楊克都在整日整日地整理技術資料。

衡量商討著該提供哪些技術,提供到什麼程度,拿捏好並不容易。很多方麵當然想著提供得初級一些比較好,建造工期、形成的生產力、產品質量與類型... ...很多考慮的大小方麵。

比如空氣室的設計,提供差了讓空氣室常常漏水,受不了長期工作,這樣可以減弱塔亞的產能,但很多方麵又要講良心,塔亞的建築能力不至於出現坍塌造成人命損失,但是總不能因為產能不足形成明顯差距而導致塔亞不滿,這種幫助反而被利用激起整個塔亞民眾的敵視。

很明顯,不止空氣室建造,還有各種熔煉金屬的材質和製造工藝、機關機械等等,如果不管不顧通通打包全送去,恐怕也會起反效果。

最好的是讓塔亞知道自己有一定的隱瞞,但又能滿足塔亞對於抵禦惡魔的需要。在塔亞民眾心中至少知道克裏塔普,還要那個陸地上的人提供給他們更安全的環境。這是塔亞掩蓋不住的,即便宣傳裏說是塔亞的誰誰誰爭取來的,也掩蓋不了克裏塔普和陸地人作為實際提供者的光環。

光亮亮的環境會讓人難以保證睡眠質量,所以楊克弄了個眼罩睡覺,幸好那種光隻能入侵液體環境和氣體環境,固體物質他還是沒辦法入侵的,否則連閉個眼都不是黑那就真是坑爹了。

此時,楊克已掀開了眼罩,空氣裏不像水裏,睡完後總想刷個牙,便推開被子起身,拿起床頭櫃邊的木杯子和牙刷,沒有牙膏,隻能去塗點鹽,其實也就加點口感,因為一下海水就是鹹鹹的,根本不需要時時用鹽水消菌。

臥室不大,也沒怎麼裝修,磚石堆砌的床架內部其實是相對鏤空的,隔著牆一直通到大廳的壁爐,這樣可以為床供暖,一個手工縫製的床墊,被子,枕頭,還有一個衣櫃,他自己設計的衣服...其實也不多,衣櫃底下有四個空格櫃,裏麵擺著鞋子。

整日的整理與討論,說起來是很費神的事,但是身體機能的強化使他幾乎超過3天沒睡才覺得有點困,身體肌肉與神經的耐力都比以前強大大多。或許也有神經緊張帶來的長期興奮因素,在楊克想來不多,畢竟他是能感受到自己的確是沒有那樣的。

何況當時整理完時,他也就覺得有點困而已,不像困意襲來那種感覺。而且剛剛睡醒時看了眼時間樹,自己睡前標記的時間點對照新長高度,睡眠時間也就十來小時。

刷牙的感覺真不爽,沒泡沒味的,楊克也隻按個順序把牙齒刷完就完了。一塊顯示器屏幕當鏡子用,從飛潛器裏拆下來的,楊克還沒弄出玻璃來,無論是原料還是工藝,他都一概不知,而從玻璃片基礎上弄出玻璃鏡,楊克有點小印象,好像是鍍膜把,至於材料,好像是水銀?看緣分吧!

想到玻璃鏡,不自然地就會想到潛望鏡,想到潛望鏡想到的卻是... ...米莉。

她那些天一直關自己小黑屋,當時還想給她屋子裝個潛望鏡什麼的不至於那麼無聊,不過好的反光材料不容易找,像飛潛器能拆的設備,早拆完送完了,而那些高反光度的金屬,也是難找。

熔煉爐的提純方法他大致能了解的就是沉澱分層,但本來設計不完善,提純隻能說是滿足冷兵器需要了。

再說就算弄出來,也不好當時就去給她裝。

現在想來,她...應該出來了吧!嗯,肯定出來了,既然搞定了,送飯的阿姨肯定會告訴她的... ...唉,可憐的娃,比我還可憐,我至少還有個選擇,怎麼選擇都不至於傷及他人。

但是她卻想在麵對著一場親人之間的互相傷害自己還不能勸架的慘劇,打心底裏不願意麵對這些事情,當縮頭烏龜是唯一的選擇了。

或者應該請她來吃頓飯吧!嗯,連著小朋友們以前叫過來吃個飯,反正她沒必要避開這裏了... ...要不要給她弄個空氣環境的房子。

... ...

楊克想著想著便出了禁地,禁地的外圍木棚在新駐民的入侵中被拆毀了,這樣出來感覺開闊了好多,雖然外圍還有樹牆。遮蔽樹林中隱約能看到一隊人在走,經過時會走到一個陶缸邊聽一下,那是巡邏隊。

自從那次潛伏進入事件發生後,整體防範級別又上升了很多。不僅這裏,克裏塔普還挖了一條垂直隧道直到150米高,在幾個高度都設置了幾個崗哨,防止有人從上方破壞克裏塔普。

其實在一百米往上,人的感受就不太好了,而且光線也弱了很多,300米是普通海底人接受的極限。格魯曾經去過500米的高度,不過回來後躺了好幾天,眼睛耳朵都受到了傷害,頭痛欲裂,還得屏著呼吸要不內髒都受不了。

之所以要挖隧道上去,是為了防止有視力敏銳惡魔看到人類,惡魔對人形物體,人類氣味都是很敏感的。

... ...

“他們都欺負你... ...”

楊克此時很錯愕,找到米莉時,米莉正在照顧幼兒的木屋裏屈腿坐著,翠綠色的連衣裙腳如傘般遮住了腳踝,一隻手抱著自己送的那個抱枕娃娃,另一隻手則在和孩子一起堆著積木... ...當她見到自己時,就哭了,眼睛越來越紅,然後說了上麵那句話。

“額...”

不得不說,前些日子發生的一切,還真是這麼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