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河流的主要特點(1)(1 / 3)

中國的領土廣闊,地形多樣,氣候複雜。在這樣的條件下所發育的河流,與世界同緯度其他國家或麵積相當的地區和國家相比,則不盡相同,具有自己的明顯特點,主要是:數量眾多,水量豐沛,水係多樣,資源豐富。

河流眾多,源遠流長

數量多,流程長,是中國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全國流域麵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0000餘條,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80條,大於1萬平方千米的尚有79條。其中長江和黃河,不僅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巨川。在世界最長的河流中,長江和黃河分別列為第三和第五位。此外,流經或發源於中國的瀾滄江(下遊是湄公河)、黑龍江,也都在世界最長的十大河流之列。

如果把中國的天然河流連接起來,總長度達43萬千米,可繞地球赤道十圈半。中國的河流雖多,但在地區上分布很不均勻。一個地區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網密度表示(每平方千米麵積內河流的總長度)。中國的河網密度總的趨勢是南方大,北方小;東部大,西部小。中國東部地區的河網密度都在0.1千米/平方千米以上,而西部內陸區幾乎都在0.1千米/平方千米以下,而且有大片的無流區(即河網密度為零)。東部地區的南方和北方也相差很大,南方幾乎都在0.5千米/平方千米以上,長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國河網密度最大的地區,都在2.0千米/平方千米以上,長江三角洲甚至高達6.7千米/平方千米。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區,河網密度一般在0.2~0.4千米/平方千米,地勢低平的鬆嫩平原、遼河平原和華北平原,一般都在0.05千米/平方千米以下,甚至出現無流區。

中國外流區的河流幾乎都沿著三個地形斜麵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向東的地形斜麵屬於太平洋流域,麵積最大,約為544.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麵積的56.7%。眾多的河流分別注入太平洋西岸的各個邊緣海,故又可分成若幹個海的流域。自北向南有:黑龍江屬鄂霍次克海流域;圖們江、綏芬河屬日本海流域;鴨綠江、遼河、灤河、海河、黃河和淮河等屬黃、渤海流域;長江、錢塘江,甌江、閩江等屬東海流域;韓江、珠江、元江、瀾滄江等屬南海流域。此外,台灣島東部的河流直接注入太平洋。

向南的地形斜麵屬於印度洋流域,麵積約62.5萬平方千米,為全國總麵積的6.5%,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部、南部和西南角,東麵以唐古拉山脈、他念他翁山和怒山與太平洋流域為界。中國的印度洋流域各河,下遊均流出國境,經鄰國分別注入不同海域。例如,怒江等流入安達曼海;雅魯藏布江及喜馬拉雅山南麓諸河注入孟加拉灣;西南端的獅泉河、象泉河彙入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

向北的地形斜麵一部分屬於北冰洋流域,麵積最小,僅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麵積的0.5%。中國北冰洋流域的河流僅額爾齊斯河一條,它是俄羅斯鄂畢河的上遊,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水量豐沛,隨季節而變

水量豐沛是中國河流的又一突出特點。平均每年河川徑流總量達26000多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居第五位。如果把全年的河川徑流總量平鋪在全國的土地上,將獲得一個平均深度為275毫米的水層,這一深度稱為徑流深度,是表示河流水量豐富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在世界上麵積最大的五個國家中,中國的徑流深度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