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把這兒作為開發區,這也是經過論證的!”
“葉青他們分析的也有道理,大型企業進不去,小型企業又不能接納,沒有發展空間這也是個現實的問題嘛!”
“…………。”
與會人員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葉青不由得又向鍾偉民看了過去,鍾偉民會意地一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說道:“大家先不要議論,有的是時間讓你們發表意見,現在聽葉青把話講完。”
大家頓時靜了下來,又把目光投到了葉青的身上。
葉青繼續說道:“下麵我就把現有企業的情況再簡單地給各位領導講一下,整個開發區共有全民所有製企業和集體所有製企業共計三十一家,共有職工二萬多人,絕大部分下崗在家。給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很多設備和廠房都處於閑置狀態。前幾年市委和市政府就已經在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並以益民食品廠作為試點單位。但我們認為這次試點並不是很成功的。這裏麵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年輕的又有技術的,他們改變身份後,再就業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問題較大的是沒有到退休年令,而年令又較大的這部分職工,就業比較困難,創業又資金不夠,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意見比較大的也是這些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所有的固定資產處置完以後,工人什麼都沒有了,就是把他們組織起來,尋找到新的產品,但連廠房都沒有了,又拿什麼去進行生產呢!”
這時,鍾偉民插話說:“這裏我插幾句,葉青剛才談到的問題,在其他地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是一個非常迫切而又具有偉大意義的事情,應當引起我們各級政府和各個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紀委書記齊斌也插話說道:“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多次,益民食品廠的那種方法,被叫停是有一定的曆史原因的。但又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現有運轉正常的企業又無法消化掉這些富餘人員,所以這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市委組織部部長江楓聽了葉青和其他人的發言後,不由得問葉青道:“你們在第一線調研了這麼長的時間,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說你們是最有發言權的!那麼你們對下一步我們的工作思路,有沒有一些什麼構思和想法呢?”
葉青回答說:“這就是我們準備向各位領導彙報的第三個方麵的問題,但並是很成熟,僅供各位領導參考!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鍾偉民聽了,笑著說:“你就大膽的把你們的想法講出來,用不著說那些不著邊際的話。”
“好!那我就講一講我們的想法!”葉青接著繼續往下說道:“其實開發區的優勢是很明顯的,隻是我沒有把它充分地發揮出來。要想解決資產閑置,再就業等問題,唯一的辦法也就是市委提出來的,來一次脫胎換骨式的企業重組。充分發揮開發區的地域優勢,發揮這些老企業的技術優勢,資產優勢和人員的素質優勢。例如這些關停企業的閑置廠房,據我們初步測算,就有幾十萬個平米。假如我們在這兒建一個大型的倉儲和物資集散基地,不僅可以讓這些閑置的設備和廠房充分利用起來,而且可以消化吸收掉很大一部分人員。因為這兒不僅僅是東林市的產品出口的地方,也是我省唯一一個可以辦理進出口業務的港口。其潛在的價值是十分巨大的!”
葉青的這番論述,猶如一塊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水麵,在與會者的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引發了巨大的共鳴。特別是在鍾偉民的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他不由得在心中暗道:“好!這小夥子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人材,我真的沒有看錯他,一個這麼複雜的難題,被他就這麼輕易解決了,當真是後生可畏呀!我幸虧沒有將他放在自己身邊做秘書,要是那樣的話,豈不是埋沒了一個一等一的人材了!孺子可教,看來往後,我還要往他的肩上再加加份量。玉不琢不成器,隻有把放貸更為重要更為複雜的環境中去,才能造出一棵真正的棟梁之材來!”
正是因為有了鍾偉民這一番思想和打算,才使葉青從踏上了一條更為複雜,充滿了變數和凶險的仕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