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波逐流的生活(3 / 3)

這頓飯江春水吃得寡淡無味,原因無他,客人的級別太高,由不得他太過主動,隻能盡心盡力的續茶倒酒遞紙巾。

大領導喝酒都比較矜持,不似縣鄉領導那樣喜歡整大杯,所以氛圍談不上有多熱烈。一頓飯吃下來,一件六瓶裝的茅台才幹掉了兩瓶不到,平均下來,一個人也就是三兩的量,反倒是一大桌子菜基本空盤,顯然很合他們的胃口。

吃完飯,劉文濤繼續陪著對方散步,江春水便自個先回了家。

還剩幾天就是除夕,外出務工者集中返程,往日龍潭略顯冷清的街道突然就變得熱鬧起來。

江春水開著車緩緩行駛在張燈結彩的主幹道上,想要找個地方停車下來買個炒粉,結果繞了大半個縣城,硬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停車位。

今晚江春水沒吃什麼東西,就喝了三杯酒外加一碗湯。出去接待吃不上東西是常事,所以每次應酬完,江春水都要再到外麵去吃點東西。

“你放開我!”

江春水正想就著虛線掉頭回家,前方猛地傳來一個女子的尖叫聲。江春水心裏咯噔了一下,伸頭出去望了望,但人太多,根本看不清楚那邊的情況。

江春水猶豫了一下,還是靠邊停了車。

環境是可以深刻的改變一個人的。或許根本上的性格不會變化,但為人處世的風格卻極易受環境所影響。考上公務員之後,江春水就變得不愛社交起來。往時脾氣暴躁、最愛打抱不平的熱血青年也慢慢蛻變為一個格外怕麻煩、格外怕惹麻煩的人。

今晚碰見這種事情,江春水下意識的就想避開。所謂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在體製內待久了他更是深有體會。

江遊就曾一針見血的指出江春水之所以命途多舛,就是因為性格過於剛強使然。碰到問題,從來不會躲,隻會迎難而上。哪怕力有不逮,也會全力以赴,到了黃河心也不死,撞了南牆頭也不會。說好聽點,那是百折不撓、心誌堅韌,說不好聽點就是一根筋、愣頭青。

江春水起初對此還完全不當一回事,但到後來遇到的挫折越多,他就越發覺得江遊說的未嚐沒有道理。

作為一個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江春水確實承受了太多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苦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餓其體膚”這套說辭,江春水半個字都不信。一個人的生活順或不順,雖說會受到太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歸根究底還是取決在性格上麵。

你如何為人處世,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將會擁有怎樣的生活。

江春水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特別聽得進別人的意見。隻要他認為人家說的對的東西,哪怕那與自己之前信奉的條條框框完全相悖,他還是能夠聽得進去,並不遺餘力的想辦法加以改正。

經過深刻的反省,江春水最終還是承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己的性格其實並不適合於在當前這個社會,這套秩序中生存。

在亂世中,迎難而上或許是一種尤為可貴的品質。也隻有那種不願也不肯向現實低頭的人才有可能作出改天換地的功績。但在現如今這種和平年代,階級早已固化,秩序早已排好。在所有的一切都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的情況下,在那條條框框裏行事自然一切好說,但要是還想著我行我素、自行其是,甚至妄圖自開一片天地,那就是作繭自縛、自尋死路,必然不容於規矩,也必然為其他心安理得隨大流的人所不容。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而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或者說人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生活?

江春水想出的答案是: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波逐流的生活。唯有這樣,普通人才能在其一眼就能望到盡頭的生命裏過得稍稍平安一些。即便是那些最不幸的人也能吸吮到幸福的味道。

痛定思痛之後,江春水就開始試圖扭轉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遇事不再勉強,遇到麻煩也逐漸習慣了繞道而行。

但今晚,江春水不想,也不能繞道而行。因為那被圍困在人群中尖叫不止的女子,是陳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