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顧相回了一聲卻並不起身,又對顧諳道,“南杞欲與硯城結秦晉之好,許硯城之主的長女唐不敏側妃之位。”
“我聽說這事了。”
“南宮軼會以送聘之名拜會硯城,實為簽訂不戰和約。聽說這位太子性弱,養在深宮,甚少外出。”
“朝廷準了錚王的請,準他赴硯城簽訂不戰和約?”
“錚王雖是特使,但我想你親自去一趟,唐不慍這幾年野心愈發膨脹,暗裏招兵買馬拉進深山操練,你去查探一下。”
“明白!看唐不慍這幾年行事的風格,要他依附於人恐不可能,這次硯城能答應簽訂不戰和約,多半是其父主張。”
“錚王一行,你隻觀望,不要插手。”
“是!”
“我知你欲為章魯翻案,隻是章魯之案事涉南杞,難免要入南杞查案,切記提防南宮軼身邊那個‘半璧公子’,此人善謀多計,心狠手辣,幫助南宮軼做了不少事。”
“聽說他因拜訪流聲刹七空大師有所悟,回南杞之後便久居‘風緲閣’不出。今次怕很難遇上這位風雲人物。”
“他既能輔佐南宮軼,那南宮軼想來也不是等閑之輩,外間傳聞他性軟可欺無心機,多半不可信,若與他遇上,也不可大意。”
“是!”
顧相起身入屏風後改換朝服。顧諳回頭看一眼門外,道:“章兒進來吧!”
門被分推兩開,進來一位秀氣的少女,手中拿著件藍色鬥篷。
“小姐,外麵起風了,我給您準備了件鬥篷,這就披上?”
顧諳接過鬥篷道:“我自己來即可。我就說全家隻有章兒最懂我心。”顧諳披上鬥篷,又道,“章兒,三娘子準你出師了,你打算跟著爹爹還是繼續跟我?”
“章兒聽老爺安排。”
顧諳湊近章兒,眼睛自下而上一撩。章兒了解顧諳的習慣,知道會有好事,雙眉一斂,靜靜聽著。
“章兒你若跟著爹爹隻不過做個護從,若跟了我,我保證三年內讓章氏脫離北疆------”
“諳兒休要信口開河。”屏風後顧相厲聲道。
顧諳未理父親,接著對章兒道:“你父家之案已是鐵證,如今不能立時翻了案,但爹爹已答應讓你哥入刑部,而且我也會盡力查證當年之冤,終有一日,讓你這章兒之名改回章姓。”
聞聽此言,章兒已是雙淚溢流,跪地叩頭:“若真有那一天,章氏滿門百拜小姐。”
“諳兒!”屏風後現出顧相一臉凜色。
顧諳未懼,指著跪地的章兒道:“她父,與你有同門之誼,你當知他為人正直;他做我七年西席,育我為人謀事之篇,我自知他不阿之性;三年知縣,造福一方,為百姓稱道。這樣一個人怎麼就成了協從叛國者?”
“朝堂之事你懂幾分?就敢下這狂言?”
“就算朝堂之事女兒不懂,但天下之事、天下之理女兒尚懂幾分,所以才投了師門,用這一己之身,撥亂反正。”
“荒唐!”
“荒不荒唐,爹爹等著瞧便是了。”顧諳回頭朝向章兒,又道,“章兒,我非是想用你才發此言,我顧諳雖巧言,但對你不會,對老師不會。今日誓言既出,必守踐約。”
章兒再次以頭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