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血世界觀測儀”
這是發生在兩個重疊空間裏的故事,但不是異世界同樣長相的你過著不同的日子然後在某個契機或者超能力下你和你相見或者對換更改之類而達到的空間重疊。這裏的重疊空間指的是,完全在同一個位置重疊著另一個世界,你原本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因為三個月前一位天賦異稟的癲狂科學家,發表了他最近的科技成果——“血世界觀測儀”而導致人類對“血世界”從視覺感官上的突破,可以看見了。
然後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各種吐槽啦,啥玩意是“血世界觀測儀”,“觀測儀”還好懂些,這聽上去有些中二的“血世界”又是什麼鬼玩意。“血世界”之所以稱為血世界是因為,通過那位也不知道腦子怎麼長的科學家發明的這個“觀測儀”所觀測到的世界,都是以紅色為基調的,對,就跟加了濾鏡似的。不過經過這三個月的持續研究,人們大致能確定是這個觀測儀的bug。不過想想如果那個世界真是隻有紅色的話也是挺慘的,不就整個活在了口紅色號裏嗎?經過一些科學家們對畫麵顏色的變化分析來看,多半堅信是觀測儀的問題,因為這些紅色並不是粉紅紫紅玫紅這麼個變化,而是像黑白照片那樣的深淺變化。我們接下來再來說說這個“觀測儀”,其實也不是多大一個設備,甚至可以說不是個設備,但是那位科學家可能覺得叫這個名字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就這麼一拍大腿地命名了。這個“觀測儀”啊,其實呢,就是大概一米乘一米厚十公分這麼一個透明板一樣的東西。具體用什麼材料合成,這個還屬於尖端機密科技,反正我們老百姓就是知道,我們踩著的這片土地上,居然還有另外個世界,那個世界的房屋可能和你家重合,甚至他們的床和你的床正好放在一個位置,你兩天天其實是躺在一起的;又或者你的家正好是在血世界山丘裏,在那個世界看來,你就是天天趟土裏,提前享受百年後的長眠生活。
這個發現從實用的角度上來說,也多大用,也就是能看到個別的世界嘛,也不能幹啥,他們對我們也沒什麼影響。但是一些極具長遠目光的探索人士覺得是新希望新契機,因為從不同角度來看,血世界的存在雖然目前隻是做到看到,但是誰也保不準哪天就能摸到。這麼一個可能與新物種新文明擦出火花的時刻,想想也是激動,沒準血世界有能解決人類目前無法解決的疾病災害的新技術。而另外些保守人士卻如臨大敵,他們也堅決反對這項研究的深入,他們害怕的是外來不管物種還是文明的入侵、甚至有可能有人類無法抵抗的病毒等各種風險,而且根據目前三個月的觀測,血世界的人還不能感知到我們這個世界,保守派認為,既然如此,就應該扼殺在搖籃中。目前雙方意見處於持平對抗中,畢竟現在沒有確實偏向於哪一方的有利證明,探索派們夜以繼日的進行研究開發,已經將“血世界觀測儀”進行了多代的升級,而保守派們也密切注視著探索派們的研究,希望能在他們出岔子之前抓到把柄進行禁止裁決。普通不明所以也無觀點的吃瓜群眾們也隻是照常生活著,偶爾從報紙上獲取些研究最新進展。
日子還是那麼平穩地過著,但是不可避免地,人們正在悄悄地,慢慢地走向未知方向。
周凱這個名字目前大部分人還不知曉,但是說起那個癲狂科學家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就是周凱。他是個不同於其他科學家的那種科學家,當然不隻是因為對於科學研究的癲狂,更因為他的成長曆程的神奇和沒有通過正式係統學習而因為這項研究成果而名聲大噪。到現在很多科研界的泰鬥們對於這個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野雞”科學家都看不上眼,都道是小夥子命好啊,什麼無心插柳柳成蔭啊之類的話。周凱當然是無所謂,在他一米七四不是太高的身軀中,醞釀著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想要“打穿”這兩個世界!他認為我們的世界迫切需要各種高端科學技術的流入,至於血世界是否就擁有比我們世界更先進的科技,他是這麼想的:沒有那“打穿”我們也不怕,有的話我們就去引進技術,畢竟那個世界據他這些時間的觀察是不知道我們世界的存在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可以利用的先機。因此,周凱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探索派的領軍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