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戰爭以戰爭結束戰爭,戰爭以戰爭消滅戰爭。
大漢朝維持了數百年的基業,最後還是在黃巾起義的有力打擊下土崩瓦解了!
但是,黃巾起義軍隻威風了一時,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快要成功奪取天下的時候,竟有無數英雄從天而降似的,與他們爭奪天下,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爭霸局麵!
最成功者無疑是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將門之子。他最初隻是一名朝廷小將,屢受命征討黃巾軍,立有戰功。但卻並未因此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官道亨通。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官位低微。但他能夠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終於獲得成功,四海揚名。
還有劉備,字玄德,河北涿縣人,原是鄉間草根人物,傳說他有著皇室的血統,乃漢景帝之玄孫,能文能武。後來在應征入伍過程中,與英雄關羽、張飛結義為兄弟,三人誌同道合保家衛國。也在征討黃巾軍時屢立戰功,卻因得罪上司未得重用。但劉備善於招賢納士,終能稱雄於天下,威名遠揚。……
黃巾起義失敗了。朝廷依然奸臣當道,人民還在受苦。
大奸臣鼇鄉侯董卓自恃其兵多將廣,更有勇士呂布相佐,自入朝以來,目中無人,胡作非為,無惡不作,連漢少帝都被他廢了,自立少帝九歲的弟弟為漢獻帝,董卓自為國相。真是無法無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恰逢朝廷大臣司徒王允的誕辰,大排壽宴,他的舊臣好友等前來祝壽。飲酒間,王允哭道:“我們在這裏飲酒作樂,可是想到皇上被廢,奸臣當道,難道就沒有一點同情心嗎?”
大家聽了王允的話,也都跟著哭了起來。
“哭有什麼用呀?”忽有一人道:“欲除董卓,隻我一個人就夠了,用得著如此怕他嗎?”
眾人一看,說話的是驍騎校尉曹操,都不太相信他有什麼能耐。
王允請曹操到書房,小聲問道:“想必你已有妙計除董賊?”
曹操說道,他欲除董賊,已潛伏在董卓那邊任職,得到其信任。聽說王允有一口七寶刀,如能借給曹操,必將大功告成。王允聽了很高興,真的把寶刀送給曹操,囑咐他見機行事。
第二天,正巧董卓喚曹操過去。曹操於是佩帶寶刀前往。董卓怪他來遲,曹操說馬不好,跑不快。董卓於是命呂布去馬廄中牽一匹好馬來,要送給曹操。
呂布領命出去了。董卓肥胖,昏昏欲睡,這時他又在床上躺下了,臉朝裏麵。
曹操見董卓身邊沒有兵器,呂布也不在,天助我也!曹操想。他見此時正是刺殺董卓的好機會,於是拔刀欲殺董卓!
“孟德何故拔刀?”不料董卓仰麵從衣鏡中,見曹操拔出寶刀,驚問道。
呂布此時正好牽馬過來了。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人,傳說他是漢相國曹參的後人,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誌向遠大。
曹操見事情敗露,恨天不助他!隻得急中生智,跪下口稱“獻寶刀給恩相!”。
董卓接過刀來看,見果然是好刀,高興地收下,讓曹操去試騎呂布牽來的馬。
董卓有很多好馬,呂布牽來的正是一匹棗紅駿馬,日行千裏,馬踏如飛。曹操飛身上馬,策馬奔馳而去……